《临桂村落考源》历时八年成书 为1300多个村落“寻根”背后的故事真不少
《临桂村落考源》历时八年成书
为1300多个村落“寻根”
背后的故事真不少
前不久,在临桂区政协的一次会议中,历时八年编撰成册的《临桂村落考源》丛书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村落考源到底做了什么?又挖掘出什么我们不太熟知的村落故事?近日,记者采访了编撰《临桂村落考源》丛书的参与者,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开展抢救性挖掘记录
为乡愁存档
《临桂村落考源》丛书一共有11册,每一册涵盖一个乡镇。
记者翻开其中一本,基本上每个村子都分为村落简介、村名起源、立村溯源、姓氏流源、村落古迹、村落掌故、村落人物七个版块,其中,族谱家谱、墓碑石刻、文献典籍为各版块的内容提供主要依据,在村落掌故和村落故事中,有不少村民回忆口述或者亲历、亲见、亲闻的内容。
那么,村落到底有什么“宝藏”,会让一群人花八年时间去做考源?
临桂区政协副主席李燕青告诉记者,2014年,临桂民间文化人士自发发出征稿启事、设计信息采集表,经过走村串巷的现场采访,花了两年多的时间撰写了老义宁县(一个已经撤销的县,辖今五通镇、黄沙瑶族乡、宛田瑶族乡、中庸乡等,治所原为义宁镇,在今五通镇)部分考源的初稿。
后来,民间文化人士以“委员提案”的形式积极推动这项工作。
“收到这个提案以后,经过大半年的调研论证,我们下定决心,要把这件事做下去。”李燕青说,临桂11个乡镇1300多个村落,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历史和自然文化景观,有的有文字记录,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故事通过一辈又一辈人口口相传,“但在口口相传中,一些历史故事慢慢被遗忘,甚至80多岁的老人家都不太记得。我们觉得,如果不对那些具有文史价值的人、事、物进行抢救性的挖掘记录,会是很大的损失。”
于是,临桂区政协在2017年启动《临桂村落考源》编撰工作,在11个乡镇全面铺开,挖掘记录村落历史文化,让乡愁有“乡”可寻。
在圩上摆摊收集资料
带着镰刀锯子进山找佐证
《临桂村落考源》编撰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收集资料。
工作人员深入到村落,翻看族谱,到山岭中寻找墓碑石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考证立村时间和姓氏流源。
更多的时候,他们会跟村民聊天,记录他们的讲述。
如今已退休的黄土福是这套丛书的执行编辑之一,刚刚参与这项工作时在六塘镇工作,主要负责六塘镇各村落的资料收集。
为了收集到更多信息,在圩日,他会在主要街道摆上桌椅,准备一些茶水,邀请村民坐下来聊天。“听他们说村子的故事,无论是村名的来源,还是村子里的古迹,只要他们说的,我都会详细记录下来。”黄土福告诉记者,如果村民提到有佐证的物件,他会让村民下次带到现场,或者亲自到村民家中查看。靠这样摆摊,他还真从村民口中听到不少有价值的信息。
采集到的信息最后要不要编入书中,还得先看工作人员的核实。黄土福说,为了核实与溯源,他们经常走进深山找寻墓碑、石刻等佐证,而进山的路并不好走,随身的包里总会带上手套、镰刀、锯子等工具。“在六塘镇诚正村委侯庄村,我们听村民讲,村后的山里有个山洞,里面有清朝的石碑。为了找到那个石碑,我们在山里找了三个多小时,一路清除杂草一路前行。”
这些年,为了编好《临桂村落考源·六塘镇卷》,不是六塘人的黄土福成了村民口中的“六塘通”。
而这正是《临桂村落考源》编撰工作的缩影,大家光资料采集就用了两年多时间。在之后的编撰过程中,临桂区政协经济和委员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李金兰与摄影团队一同为每一个村落拍摄下全景、古迹图片等,共计一万多张。
李金兰说,她印象最深的是在会仙镇新民村委坠尾村拍摄官塘桥。官塘桥是古桂柳运河上的一座古桥,因为荒废多年已被杂草灌木所掩盖,从各个角度都看不出桥的模样了。她和摄影团队花了一个多小时,将桥上的杂草和周边的灌木清理干净,最后才有了书中官塘桥的照片。
走遍1300多个村落
挖掘出不少故事
在8年时间里,临桂区政协共组织文史专家、作家、摄影家以及各乡镇、村委2700人的队伍,走遍临桂1373个自然村屯(现有全部村落1331个,已消失村落42个)。其间,组建了5批共35支编辑队伍,将零散的稿件整理成书稿,并进行资料的辨析考证、补充完善、语句修改、规范表达等。最后,《临桂村落考源》丛书收录660多万字,选用近3000幅珍贵照片。
记者在临桂区政协文史馆中看到一堆厚厚的材料,里面既有资料收集人员采写的第一版本初稿,也有村民提出的建议,还有2020年年初到正式出版期间不同修改版本的样稿,上面记录着不同的修改意见。这些资料见证着丛书从资料采集到最后成书的不容易。
1300多个村屯,它们的故事你了解吗?不妨跟着丛书,看看几个村子的故事。
很多人都吃过横山村的豆腐乳,但你知道吗,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10多户60多口人在横山村居住。村中各姓氏特别是陈姓一门,在雍正元年(1723年)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间,科考成绩非常优秀,官职最高的是东阁大学士陈宏谋。从陈氏宗祠正门进入,能看到高高悬挂的“天下科举第一家”牌匾,一副对联的上联写着“四朝循史高祖一品当朝相继四巡抚十六州府四十三县令”,下联写着“五代连科玄孙三元及第共揽三翰林中八进士三十二举人”,另有题联“祖父当朝一品,玄孙及第三元”,写的就是陈氏家族五代连科的盛况。
六塘镇厄上村有一个“卖田去当武官”的故事。在清朝光绪时期,厄上村有一人叫王廷辉。根据书中所写,当时王廷辉在好友的举荐下要到宁夏去任武官,在接到朝廷限时上任的任命文诰时,王廷辉苦于没有盘缠,无奈之下只能变卖了家中47块田地,然后赶往宁夏。后来,他在宁夏官至五品武冀将军。王廷辉变卖土地的字据保存至今。
位于会仙镇的马面圩在明末清初已成圩,因其地处交通要道,南边山、六塘、会仙、罗锦等地的人上桂林会经过马面,它从一个小村落逐渐成了繁荣的圩场。马面圩这个名字由会仙土话“抹脸”演变而来,这个由来非本地人很难知晓。根据书中所写,在明末清初,谢、薛两家从灵川县薛家村迁来,以打铁制作铁器农具谋生的两家人每逢圩日都会相约去赶圩。因为打铁人清早忙活,生炉打铁难免会灰头垢面,出门赶圩前得洗一下脸,而最快的方式就是用布“抹脸”,而“抹脸”在会仙方言中的读音是“抹面”。“抹面赶圩”在旁人听起来就是“马面赶圩”。这样的故事传回了老家,老家人以为他们住在“马面圩”,马面圩的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李燕青说,《临桂村落考源》记录的不仅仅是村落的溯源、各姓氏家族的变迁,还有承载情感记忆的古建筑、富有内涵的传统习俗、值得记忆的逸闻轶事。“我们是在探究村落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让那些珍贵的过去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给我们的乡村注入文化之魂。”记者谭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