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翀霄书写的对联作品。
圆明园复原图。
经过宋末元初、元末明初的连年战乱和移民迁徙后,主要生活在北方的雷姓人,尤其是陕西的雷姓人,遭受重创,人口急剧减少。南方的雷姓人口增加,雷姓重心逐渐移到南方。
明朝时的全国雷姓人口大约有15万人,排在全国各大姓氏人口的第100位后去了。宋朝时的雷姓人口有17万人,这意味着,在宋元明600年里,雷姓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下降,而这600年里全国人口的纯增长率是20%。明朝时,在宋朝排在第三的江西,一跃成为雷姓人口第一大省,大约有4.5万人;宋朝时连前10名都没有进入的湖南,成为雷姓第二大省,此后分别是福建、山西、四川、湖北,陕西从宋朝的第一位跌落到第七位。雷姓人口呈现出由西北向南和东南移动的态势。
经过明末清初的战乱后,在持续上百年的湖广填四川大型移民运动中,大量雷姓人迁徙入川。雷姓移民在四川新家园繁衍生息旺盛,为如今四川成为雷姓第一大省奠定了牢实的基础。从全国范围来看,明末清初时,有一批雷姓人迁居到了台湾。到清朝中叶,雷姓的分布更为广泛,部分人开始移居海外。尤其是清末,雷姓人纷纷远涉重洋,前往东南亚一带,造就了如今东南亚国家有大量雷姓人分布的局面。
整个明朝,不断有雷姓人迁入四川
明初洪武年间,山西雷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之一,被分迁到陕西、甘肃、湖南、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在四川,由于元末湖北人明玉珍占据四川建立大夏政权,大量湖北人跟随明玉珍,以各种方式进入四川。
朱元璋平定大夏政权后,又实行湖广填四川的策略,使得四川雷姓人口大为增加。而且,在整个明朝,仍不断有雷姓人迁入四川。
元末明初,湖广麻城县孝感乡的一支雷氏八大房人入川,落业在井研县。
到明末,这支雷氏中的雷应錡等族人,聚众抵御流贼,激战数日,雷应錡等人战死。
年幼的雷应銮、雷应学侥幸逃出,到了泸州,后又逃到贵州。清朝定鼎后,二人回到泸州定居,繁衍生息。
古蔺县二郎镇《雷家沟宗祠祖籍叙》中记载,入川始祖雷尚明,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明朝嘉靖年间,“因乱勤王,仓皇入蜀。”
相传,雷尚明最初住在富顺县柑子坳老鹳窝,娶卢氏,大儿子雷爱然乐善好施,二儿子雷敬然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到了第三世,雷氏耕读传家有了成效,雷家有3人成为叙永府府学庠生。
后世又出了不少读书人,雷氏家族成为当地一大望族,不少族人陆续迁出,古蔺县二郎镇这一支即其中之一。
万历年间,原住宁国府江宁县(今江苏江宁县)竹子巷的雷迅,入川出任永川县(今重庆永川区)知县。
雷迅后来落业在宜宾鹿角心(今宜宾市翠屏区南广镇大益社区境内),又迁往兴文县大河乡。兴文大河雷氏,尊奉雷迅为入川始祖。
江安县底蓬镇一支雷氏族谱记载,其入川始祖雷家冕在万历时期,从麻城县孝感乡入川。
清初,雷家冕因护送吴三桂到云贵川,落籍在叙州府(今宜宾市)风动乡小红桥芭蕉坝。
如今,雷家冕的后嗣主要在江安县底蓬镇大井、苦竹林、吴家林、犀牛石等地繁衍生息。
整个明朝,包括四川在内,雷姓在各大领域都不显,见诸史册的雷姓人很少。
即使进入清朝后,雷姓相比其他姓氏来说,也都比较沉寂。
渠县雷姓:明末入川五姓改为雷姓
渠县天井乡(今合并到土溪镇)的雷姓在当地是大姓,除了外迁的,有两万多人口。这里的雷姓非常特别,是五姓改雷姓而来的,这在中国移民史上是不多见的情况。
渠县《雷氏族谱》记载,元末明初,住在麻城县孝感乡细鼎子高阶堰谢家庄的李君佑因仕入川,迁到渠县云合里刘村塆(今渠县土溪镇涟水村雷巨坪)。
李家人少势弱,经常被当地的土著民欺负。明末,李君佑的后人李觉端返回麻城孝感老家探亲。李端说四川土地肥美,地广人稀,随便种什么都能获得大丰收。
李觉端的话,打动了向朝忠、向朝海、左先、温让、周连山5人,他们决定拖家带口跟着李端一起入川。
走到渠县天井乡鸡公寨下面的一个桥坝时,大家停下来歇口气。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大家谈起先前李君佑在这里受到当地人欺负的事情。
向朝忠建议说,既然人少要受欺负,干脆5个姓改成一个姓,人就多了,谁也不敢欺负了。
大家都说这个主意好,但改成啥姓呢?肯定不能改成五姓中的某一个姓,不然谁也说服不了谁。
正当大家抠脑壳想得焦头烂额时,天上突然响起5声炸雷,但又没下雨。大家都说,这是天意,就姓雷吧!
从此,五姓都改姓雷,并按年龄分出长幼:老大向朝宗改为雷朝宗,老二左先改为雷先,老三李觉端改为雷李端,老四温让改为雷让,老五周连山改为雷连山。
5家人各自在当地插占土地,繁衍生息。
鸡公寨附近一条小河沟原来有一座石板桥,后来被冲毁了。雷氏家族重修了该桥,立了5个桥墩,中间桥墩下方刻写了碑文,记载五姓改雷及捐赠修桥物品等方面的信息,至今字迹依然可辨。
最初,五姓各自修建了祠堂,至今只有向氏祠堂、李氏祠堂、左氏祠堂基本保存完好。
乾隆29年(1764),五姓共同修建了一个雷氏总祠,现在还在。
祠堂联很有趣,左联为:“是其祖,非其祖,是非其祖,同登此殿”;右联为:“有祠孙,无祠孙,有无祠孙,共聚一堂”;横批为:“冯翊流芳”。
这副对联,暗示了五姓联宗改雷姓的事实。
川南雷姓:入川后繁衍为大姓家族
宜宾市翠屏区思坡乡邓银村邓相组现存的、乾隆35年(1770)成书、道光3年(1821)重刊、光绪22年(1896)手抄并补充的雷氏族谱记载:
西晋人雷焕第22代孙雷千一,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会昌乡镡舍,任北宋禁军侍卫司驻衡山指挥使,死在任上,葬在今湖南衡东县新塘镇雷市村。雷千一被尊奉为湖南雷氏开派始祖。
雷千一有7个儿子,其中第六子雷云竟的后裔雷文壁也有7个儿子,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迁入了四川。
其中,老大雷明旦无后,死后葬在宜宾邓相碾子沟;老四雷明昊迁往今重庆垫江县。
乾隆11年(1746),老二雷明晟、老六雷明暹,都迁到宜宾邓相,成为邓相雷氏的入川始祖。
雷明暹有雷日达、雷日昇、雷日盛3个儿子,雷日盛有6个儿子,各自分衍,俗称老六大房;雷日昇有雷光明、雷光宇两个儿子,雷光宇有9个儿子,俗称少九大房。
2016年4月4日,邓相雷氏举行了首届清明会暨雷明暹上川270周年纪念会,是邓相雷氏入川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活动。
泸州伏龙窝桂圆林中,有一座距今近200年、占地约20亩、基本保持原貌的雷氏宗祠(又叫雷糖房、雷家大院)。
据雷家大院老族谱记载,原籍麻城的雷升尧,明末移民入川,最初落脚在合江县,后迁居泸州,吴三桂兵变时又逃难到叙永。
逃难中,雷升尧夫妇和大儿子雷应长一家被乱兵冲散,下落不明,二儿子雷应瑞一家逃到了叙永。
川南平定后,雷应瑞的二儿子雷登状,带着家人返回泸州东门外创业。
雷登状的孙子雷化成,家境逐步殷实后,置买了泸州崇义乡象鼻子田业(今属泸州江阳区黄舣镇罗湾村),在长江边龙王凼一带种植甘蔗,开办制糖作坊。
到雷化成的曾孙雷世淮时,雷家富甲一方,修建了雷家大院。雷家大院以制糖闻名川南,承载着雷氏家族自湖广填四川以来的艰苦创业史和泸州近代制糖业的兴衰史。
2017年,雷氏族人捐款修缮,升格为泸州雷氏总祠,成为当地雷氏家风教育基地。
清顺治年间,湖北人雷天声入川,到达叙永县城,先是住在城内杨武坊,后迁到分水树坪桃子岩。
康熙元年(1662),雷天声落业在今叙永县天池镇盐井坝。康熙39年(1700),雷天声去世,墓碑背面详细铭刻着他的入川经历。
《雷天声支系谱》记载,该支系族裔分布在云贵川,衍传至今已有15代。
原标题:明清两朝移民入川 四川成为雷姓第一大省
自贡人雷铁崖:曾任孙中山的秘书
清末“民国”初,四川雷姓最为有名的是革命鼓动家和南社诗人、今自贡市贡井区双塘乡石头沟人雷铁崖。
雷铁崖,原名昭性,加入同盟会后署名铁崖,曾介绍王云五、杨杏佛、胡适之加入同盟会,并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秘书。
雷铁崖家境艰难,小小年纪就参加劳动,帮助家庭。
他读书较晚,20多岁时进入炳文书院读书,光绪26年(1900)考中秀才。
光绪30年(1904),雷铁崖东渡日本,先后进入大成学校、宏文书院就读。同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建立同盟会,雷铁崖加入该会。
雷铁崖写文章很有文采,擅长辞令,加入同盟会后,积极从事爱国宣传活动。
光绪32年(1906),雷铁崖参与筹办《鹃声》杂志,任主笔。第二年,荣县人吴玉章在东京创办《四川》杂志,雷铁崖担任编辑和撰述工作。
《四川》有“西南半壁警钟”之称,在当时颇有影响。
雷铁崖在长篇论著《警告全罚》中,记述了自《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历史,号召人们“各尽心力,合力图谋”拯救国家。
光绪34年(1908)初,雷铁崖回国,在上海主办新中国公学,宣传革命。
宣统元年(1909),同盟会员柳亚子、高旭等在苏州发起成立南社,雷铁崖加入,写了不少激励人心的诗篇。
次年,雷铁崖去了南洋,担任孙中山在马来半岛创办的《光华日报》主笔及总编辑。
推翻清朝后,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雷铁崖任秘书。因看不惯党人争权夺利,半个月后,雷铁崖辞职,后又从事反袁宣传。
1920年,雷铁崖病逝于自贡。自贡各界为纪念雷铁崖,把自流井石塔上到灯杆坝一段路改名为铁崖路(今中华路)。
井研雷氏家族:明清出了五个进士
清朝时的四川雷姓,以井研县的雷姓最有名气。
一份统计数据表明,整个清朝,全国雷姓共有57个进士,出自井研县的有雷翀霄及堂侄雷轮。
光绪版《井研县志》记载,井研这支雷姓的先祖雷汉广,是在明朝洪武2年(1369)时,一共8弟兄从麻城入川的,定居在井研县大水湾马界溪,成为井研雷氏入川始祖。
洪武2年时,四川还处在明昇的大夏政权统治下,所以雷汉广8弟兄应该是受大夏政权号召而入川的。
隆庆5年(1571),雷氏家族中的雷嘉祥考中进士,井研雷氏开始显赫起来。
雷翀霄,进士榜上名为雷子质,乾隆25年(1760)考中举人,入选内阁中书,主要工作是做誊录事务。
乾隆31年(1766),雷翀霄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和大学士。
乾隆38年(1773),雷翀霄的父亲雷畅因患足疾,行走不便。雷翀霄以侍父养老为由,辞职回到故乡。
雷畅去世后,雷翀霄服丧完毕,朝廷拟起用他,但他不愿意出仕,65岁时在家去世。
雷翀霄性情豁达,喜欢游玩。他曾遍游江南,与各地文士交往甚欢。
雷翀霄的文章“有奇气”,写的诗清逸飘潇,五、七言诗风格与白居易、苏东坡相似,据说可与当时的名家纪晓岚、刘墉等齐名。
雷翀霄的书法绝妙,流光焕彩,风骨清峻,有苏轼和黄庭坚遗意。
雷翀霄宅心仁厚,喜欢做慈善,凡是族人、邻居家境贫寒的,他都尽力相助,也常常救济友人。
雷轮是雷畅哥哥雷时的孙子。雷时是拔贡出身,官至宣化府(府治在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知府。
雷轮在乾隆34年(1769)考中进士,出任翰林院编修,后历任京畿道监察御史、兵科给事中、户部掌印给事中等。
乾隆46年(1781),雷轮到台湾担任巡视台湾监察御史,与同期赴任的塞岱为最后一任巡台御史。
离任返乡时,雷轮从台湾带回3株柚子树苗,种在家乡梅家湾,成为如今著名的梅湾台柚。
在井研,雷氏家族有“九子十翰林”的传说故事。说是雷畅有9个儿子,个个饱读经书,聪慧过人,年年高中进士,先后进入翰林院,连唯一的女婿也是翰林。
但光绪版《井研县志》中记载,雷氏家族只有雷翀霄和雷轮两个翰林。
不过,尽管雷氏家族没有“十翰林”,但在明清两朝却出了5个进士、15个举人、选拔贡生6人、诸贡13人,以诸生入官者难以计数。
乾隆年间是雷氏家族的鼎盛时期,有10多人在全国各地为官。到道光初年,雷氏家族家道开始中落。
明正德9年(1514),湖北麻城人、进士雷翰松入川任职,后定居在今夹江县,设私塾从教,自得其乐。
雷翰松没想到,自拿起教鞭后,他的子孙便承其衣钵,连续16代都是教师,成为当地著名的教师世家。
夹江有江、史、王、雷四大望族,民谣唱道:“江家的谷,史家的树,王家的银,雷家的书。”雷氏子孙有钱就买书,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藏书。
这个家族有一个巧合:1949年以来,雷家子孙几乎都与教师同结连理,雷家男子一般都教语文,女子、女婿一般都教数学。
样式雷家族:七代人修建皇家建筑
清朝全国的雷氏家族,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雷发达家族。
清初,北京流传着4句话:“上有鲁般,下有长班。紫薇照命,金殿封官。”鲁般即鲁班,长班就是雷发达。
雷发达,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人,生于明万历47年(1619),卒于清康熙32年(1693)。
雷发达先祖都是读书人,明末为躲避战乱,雷发达随父亲雷振声弃儒南下经商,迁居到金陵(今江苏南京市)。
康熙年间,雷发达因建筑手艺精湛,应募前往北京“打工”,营造皇家工程。
雷发达名声大作,据说源于这么一个事情:
康熙34年(1695),重建皇宫“三大殿”时,太和殿要上梁了,康熙帝亲自来参加典礼。结果,大梁抬上去,怎么也安不上,大家都很着急。雷发达爬上房架,“斧落榫木,礼成。”
康熙帝很高兴,下令让他做工部营造所的长班。这就是上述那4句话的来历。
事实上,康熙34年重建太和殿时,雷发达已去世了两年。有学者考证认为,太和殿在康熙时期有两次重修,第一次是在康熙8年(1669),雷发达应是在这一次大展身手的。
也有学者认为,雷发达的儿子雷金玉在修畅寿园正殿时,因上梁而立功,钦赐内务府钦工处要职、赏七品官及俸禄,后人把雷金玉的事迹移花接木到了雷发达身上。
不管怎么说,雷发达拥有高超的建筑技艺是真实的。
雷金玉是样式雷的第二代传人,将家族事业推向第一个高峰。
雷金玉早年跟随父亲到北京,一起修建皇家工程。雷发达退休后,雷金玉很快脱颖而出,主要转折点就是修建清朝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的事情。
雍正年间,大规模扩建圆明园,雷金玉充任圆明园样式房(清朝宫廷建筑设计机构)掌案,主持修建圆明园,得到雍正帝的赏识。
雷金玉满70岁,雍正帝特赐“古稀”匾额。
作为雷家世代执掌样式房、主持皇家建筑设计事务的创始人,雷金玉被尊奉为雷氏家族迁居北京的始祖。
雷金玉去世3天,他的第六位夫人张氏给他生了一个儿子雷声澂(字藻亭)。
雷金玉死后,他的儿子们及家人,都跟随雷金玉归葬金陵而南下,只有张氏和雷声澂留守在北京。
张氏怀抱幼子,跑到工部据理力争,为雷家争得幼子成年后重掌样式房的资格。
雷声澂成年后,当上了样式房掌案。不过,雷声澂因无人指点,并没学到多少技艺,只是名义上继承了父业,没有多大建树。
好在雷声澂的3个儿子雷家玮、雷家玺和雷家瑞很争气,接过雷声澂的旗帜,重振雷氏祖业。
兄弟3人在乾隆、嘉庆朝时,通力合作,将样房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据说,乾隆帝几次南巡,3人都随驾同行,任务是一路看山水建筑,回京后为乾隆帝设计了多处行宫。
雷家玺承建了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的园庭工程,以及热河避暑山庄,后又承建昌陵(嘉庆陵寝)。
嘉庆24年(1819),雷家玺的三儿子雷景修开始秉承衣钵。道光帝热衷于修缮圆明园,雷景修很快受到重用。
咸丰10年(1860),英法联军火烧凝聚着雷家几代人心血的圆明园。
雷景修的女儿燕雷氏和女婿都死于这场劫难,女婿被乱刀刺死,当街焚烧,燕雷氏带领全家老幼14口集体自焚,殉难尽节。
同治13年(1874),重修圆明园。雷思起(雷景修的三儿子)与大儿子雷廷昌,因进呈设计的园庭工程图样,被同治帝召见了5次。
雷廷昌随雷思起参加过定陵、重修圆明园等工程,又承担过同治的惠陵、慈安太后陵、慈禧太后陵、光绪崇陵等设计工作。
光绪3年(1877),雷廷昌被授为候选大理寺丞列保赏加员外郎衔。
光绪28年(1902),慈禧下令在仪鸾殿原址上,按中国传统宫殿式样,建造一座寝宫,命名佛照楼。袁世凯执政时,这里改名为怀仁堂。
随着清朝灭亡和雷廷昌去世,清朝工部和样式房从历史上消失,样式雷后代难以继承祖业,没了生活来源,家境日益贫寒。
雷廷昌的三儿子雷献瑞,曾在1930年将大部分图档卖给北平图书馆。
从雷发达进京到“民国”初200多年里,雷氏样式雷家族先后7代人主持皇家样式房建造工作,修建了大量皇家建筑。
中国现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中,有五分之一是样式雷家族主持修建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