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新科技产业北京科技创新发展如何?这份成绩单分量十足

熳云 健康知识 2024-12-26 2 0

北京的新科技产业北京科技创新发展如何?这份成绩单分量十足

  大型直播特别节目《共和国巡礼》今天播出第一集,让我们一起走进首都——北京。新时代新征程上,北京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不只是在城市的生长上,在科学技术上也是有飞跃式进步。   科技创新让未来更精彩   从1949年11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成立,到1988年北京以中关村地区为中心建立第一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再到2014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城市新定位的提出,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有了新方向。    从2014年到2023年,我们来晒晒成绩单: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从48.2件提高到262.9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1.04万家提高到2.83万家。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从4738.5亿元提高到11859.1亿元。   数字的变化,足以说明北京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这些年,北京以“三城一区”为主平台,统筹联动、融合发展,2023年创新型产业集群示范区承接三大科学城成果超过270个。   “南箭北星”格局初显   商业航天逐梦苍穹   这些年,北京商业航天创新能力增强非常明显。商业航天听起来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它的作用就在我们身边。   出行、外卖、网购……互联网已经成为生活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但一旦到偏远地区,或者无法建通信基站的地区,如何让互联网实现“无处不在”呢?一个大胆的想法,正在中国实现,那就是将基站“搬”到太空中,这就是卫星互联网。   宇宙空间中,8颗低轨宽带通信卫星已经组成我国首个低轨宽带通信试验星座“小蜘蛛网”,它可以在没有地面网络覆盖的情况下,提供连续30分钟高速上网服务。   而组成星座“小蜘蛛网”的整组卫星就来自北京的一家独角兽企业,其中的“灵犀03星”是我国首款使用柔性太阳翼的卫星,柔性太阳翼厚度仅1毫米左右,可以层层折叠。也因为柔软和轻薄,它折叠后可以多颗卫星摞在一起发射,对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这里还有一款业内最新的通信卫星,正在加速研发。   这颗卫星的外形,收拢起来就像一个小方盒,展开后如同一片巨型的“太空飞毯”,飞毯的下面安装的是相控阵天线,用于传输卫星通信信号,上面是太阳能电池板,用于提供卫星能源,这也是企业正在攻关研发的“翼阵合一”关键技术。如果成功,未来我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现“网上冲浪”。   抓住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未来机遇,北京谋篇布局打出“组合拳”:   在北部,以海淀区为主,集聚了一批商业卫星制造、运营、应用服务企业,形成了全国卫星产业链最全的集群。   在南部,以经开区等地为主,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商业火箭企业,可重复使用垂直起降回收火箭“朱雀三号”,首个进行海上发射的商业火箭箭型“谷神星一号”,瞄准2025年首飞的液体运载火箭“力箭二号”等,都来自这里。   北京“南箭北星”格局初步形成,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驶入快车道。   手机超级工厂里的“智慧”科技   科技创新让未来更精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了。今年,北京昌平一座智能手机“超级工厂”正式投入运营,一年大概能生产1000万台手机,成为国内最先进的手机工厂之一。那里有什么“硬核”科技?一起跟随总台记者去看看↓↓   总台记者 许梦哲:这座位于北京昌平区的手机超级工厂,与传统工厂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是AI辅助而且实时监控了整个工厂的运行的状态,帮助我们的工程师去做决策和执行。   1   全数字化运营 国内最先进手机工厂之一   通过企业自研的这套智能制导系统,它的工艺环节、设备的状态,包括整个协同运行的状态,都可以通过全场景的5G网络部署,实现数字孪生。   在主板的测试产线,实拍和大屏的模拟,它上面的物料的运送,包括这个抽屉的开合,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因为200毫秒的这种延迟,保障了整个系统决策的响应度。   现在屏幕上一共是9个工作站,其中有8个是蓝色的状态。说明什么?   它们是达到了每小时能检测700块主板的这种产能的目标。有一个是黄色的,上面显示是675,说明它是没有达产。怎么办呢?系统会自动下两个指令。第一,继续去寻找这个工作站产能低下的原因。链子掉在哪了?第二个,会引导我们现场的工程师,到现场进行勘验。   2   智慧产线 AR管理系统“指挥调度”   工程师正在用一种叫AR健康管理系统的这种方式,去定位到刚才那个工作站。   我们来找一下那个抽屉,在不破坏它的密闭性、无尘环境的情况下,我们做了一个透视,把它抽出来了以后,它有一些金黄色的一个触角,这就是检测主板上面的探针。系统显示,这个抽屉里面有一根探针,也是属于黄色的这种状态。   那么,接下来工程师,他只需要准确地找到那根针,在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无感给它替换出来就行了。过去需要停产数个小时或者是数天的工作,其实现在一分钟就可以无感完成。   3   自研产线 智能系统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更值得一提的这个自研产线,它整个都是模块化设计。它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搭起来,10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产品的换线,比以往的传统工厂提高了12倍。那么,我们再来通过其他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这个产线的一个自动化水平。   这是产线上最小的一个作业面,仅为0.35毫米。那么,通过自研的这种AI视觉的引导,喷头正在高速运转,向手机的边框去涂抹热熔胶,涂抹作业和质检是首次实现了同步进行,合格率高达99.5%以上。   第二个现场,是智能屏幕的检测系统。同样也是AI替代了传统的人员检查。不但将检测的效率提升了2倍,手机屏幕上的细小的缺陷也将无处遁形。不良拦阻率将提高8倍以上,这项技术,未来还可以推广到像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多个领域。   4   多种技术赋能 智能制造为发展注入动力   这个像人手一样的操作,就是手在捋线,是企业自研的一项新的技术,叫作柔性部件组装技术。简单来说,这项技术不仅替代了复杂的人工手工的这种操作,还有极强的拓展性,可以推广到许多其他的3C产品的柔性部件的自动化组装当中。   那么在这座国家级的智能标杆企业,其实投运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已经有很多像自营的技术、装备走到了海外市场。可以说,在这个手机的超级工厂里边,不仅我们看到了最前沿的3C产品的一个产线,还看到了未来可以引领世界智能制造水平的中国标准。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熳云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