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6月底推出的微电影《红色气质》↑好评如潮
◆ 2016年中国微电影·微视频排行榜8月榜单近日发布,《红色气质》继上月获得特别推荐奖后,本月再次荣获“十大纪实微电影微视频”金奖
◆ 作品背后有何故事?创作者们有何感悟?
◆ 推荐该片导演李柯勇撰写的《<红色气质>导演日记》
◆ 作者是新华社总编室融合发展中心副主任
微电影《红色气质》终于上线了,并被认为是2016年度中国新闻界和影视界的标杆性作品之一。自6月20日上线以来,根据来自各大网站、两微一端、各地电视台、户外大屏和中小屏、海外社交媒体平台的初步统计,观看量累计已超过2亿人次。这样的影响力,是对主创团队4个多月艰辛劳动的最好回报。
从2月19日第一次策划到6月20日影片上线,仅新华社总编辑何平同志亲自召集的团队全体讨论会就有9次,其他小碰头会、个别谈话不下几十次。而编剧、拍摄、剪辑、特效制作、音乐改编、整体合成等各环节的风风雨雨,更是一言难尽,回眸之时感慨万千。
我名义上是作为“导演”参与此片,实际上主要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红色气质》全部4个多月的创作过程中,前3个月都在策划,而拍摄、制作只是最后1个多月完成的。所以,我和几位年轻同事的职责,就是尽力把新华社领导亲自领衔的主创团队的种种创意落到实处。为了把这项任务完成好,我对影片创作全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其中包括所有的灵感、发现、惊喜、豁然,也包括那些艰难、苦闷、犹疑、彷徨,还包括无需回避的碰撞、争论、分歧、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
现在,我把这份“流水账”式的日记呈现在这里,也许比较啰嗦,但是为了给研究者提供原汁原味的资料,我尽可能记述得完整一些。
▲2016年5月19日,瞿独伊(左一)、陈小波(左二)、李柯勇(左三)、姚竣译(左四)在北京东六环摄影棚里拍摄。(陈曦摄)
2016年2月14日16:10
新华社新闻大厦611会议室
首次策划会:决定以微电影方式呈现党的光辉历程
今天是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何平同志召集大家开会,讨论新的全媒体产品。召集的是年初“神曲”《四个全面》说唱动漫主创团队的原班人马。因此,我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领导又要做一支“神曲”,哪知道……
与会者还有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新华社总编室副主任白林、国内部副主任秦杰、新华网副总裁汪金福、新媒体中心总编辑李俊、CNC编辑张濠培、新媒体中心编辑牟帆等同志,还有我。原班人马里的总编室融发中心编辑姚竣译、江西分社摄影记者陈子夏正在外地,没有到会。
何平同志开宗明义:“《四个全面》一炮打响,旗开得胜,反响超出预期,特别在海外媒体中,美联、路透、法新、德国电视一台等西方主流媒体都作出了积极反应。一个启示就是重大题材宣传怎么运用新媒体手段。我们要借势继续宣传。先要确定两大问题:一是什么选题,二是怎么表现。”
他提出了下一个主攻方向——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他说,纪念建党95周年,是今年的大事。95周年,折射国家发展历程,包容性很大,且便于表现,不是纯粹抽象概念。现在还有些时间,可以做得更从容一些,更精、更好一些。
他说,这个题材好表现,但怎么表现?不容易,需要开动脑筋,施展想象力。能否用微电影或微视频方式去浓缩中国共产党95年历程?
他说,把握这个题材,有几个关键词,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讲的几句话:一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二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三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他说,“用什么方式去表现呢?我想还是立足于发挥新华社的优势——大量历史资料照片。精选一些经典照片,用虚拟技术让它们动起来、活起来。可以精选95幅照片(也许不一定是这个数),用现代技术加工、制作、再现,配音乐。”
他说,音乐不再重复用Rap,可以考虑几首歌:《国际歌》《国歌》《江山》(《江山》就是“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那首)。当然,要用网民接受、喜欢的形式。
他说,片子最后落在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党要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在一起。
李柯勇注(下称“柯注”,是我事后的一些感悟):片子做完之后再回头来看何平同志以上这些话,不能不惊叹,他在第一次策划时这寥寥数语,已经囊括了影片内容和形式的全部要义。接下来的4个多月工作,就是努力把这些设想变成现实。
李俊提供参照案例说,从海外媒体上看,火的东西都是“可视化+神曲”,风格比较文艺,一定有新的形式。如“中国人百年化妆”,用的就是高度浓缩的方式。还有,“当布鲁塞尔一个小女孩投下一枚硬币”,所有人都参加唱《欢乐颂》,用的是快闪的形式。
秦杰提出,这个作品定位还是要面向网络。长度有上限,也就是三五分钟。一首歌打底,再缝上另两首歌,打底的是《国际歌》。
他还提出,新华社的另一大优势,是采访力量遍布全世界。何平同志插话说,马克思的故居,莫斯科红场、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都可以去拍,国内场景可以包括浙江嘉兴南湖上的红船,用无人机航拍。
柯注:这些设想未能实现。如果实现了,片子走的就是实拍路线,跟最终呈现的完全是两个风格了。
片子怎么结构呢?秦杰说,是用一个小故事作主干,还是用“游戏打通关”贯穿全片?
何平同志说,最好能找到一个具象的东西。比如我们能否找到当代年轻人关于主旋律集体记忆的一个点?
大家都赞同大事小讲,举重若轻。
张濠培认为,可以讲历史背后的一个小故事。从照片来说,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方式是,把老照片与现实场景拼接,一半黑白一半彩色,新旧对比,引发感慨。
何平同志说,别忽视历史照片本身的力量。如2015年大阅兵,网上最火的是周总理在天安门城楼上那张满面忧思的照片,网友给加了个标题“这盛世,如你所愿”。在历史节点上,用一张伟人的照片感动了很多人。这就是影像本身的冲击力。
汪金福说,现在选题、表现形式已经很清晰了。不能包罗万象,要更多去想,人家通过这三五分钟能获知些什么。可以挑一个点,如“为什么是他”——为什么历史选择了共产党。高大上的东西,不能再做了。
我提了三个建议:一是可以用翻相册的形式来串起照片与史实。二是可以把党虚拟为一个人。三是让历史与一个现实的故事相结合。
白林也赞同用相册的形式,同时要实现“个人化”,从95年的老照片中,找出最能打动人的画面。
何平同志说,某种意义上,95年的历史,就是一本国家相册。
柯注:“国家相册”,后来成为全片另一个核心理念。
李俊建议,可以关注一些小人物。比如,从历史档案中找一张老照片,拍的是历史上没有大规模宣传过的人。
这时,何平同志提出,新华社有一个独特资源——瞿秋白唯一的女儿瞿独伊就是新华社记者。瞿秋白就是《国际歌》的首位汉语译者。由此切入,《国际歌》就有了。把瞿独伊的家庭相册翻出来,可以引出国家相册。
柯注:片子唯一的“主人公”在这里出现了。
刘思扬同志认为,做这样一个产品,对传播效果要有预见。要宏大,但又不能就宏大做宏大。首先应了解一下,当前社会心理是什么?对党的期待是什么?为什么是“他们”?人民拥护党,就因为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主体,共产党员是主体。把历史上最动人的人物找出来,用影像、声音去呈现。
思扬同志提出,要讲信仰的力量,这是党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源所在。如“刑场上的婚礼”的故事,烈士们甘愿赴死,就是因为信仰在支撑。他赞同《国际歌》贯穿全片,很多人至今听这首歌听得热泪盈眶。
周树春同志说,难的是片子的具体定位。核心信息是什么?应该是,“告诉你一个不完全了解的共产党”。做正剧,难度会比较大。但我们就是要通过这样一部短片,让人们对共产党有新的认识。
树春同志认为,形式上要出奇致胜,要有特别震撼的形式。设计一开始就要非常巧妙,用尽巧思,巧到家。
何平同志总结刚才的讨论说,总的来讲,有这么几点是可确定的:
一是主题立意。要把党和人民的关系讲清楚。依靠人民,是决定成败之道,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历史必然。国共两党斗争近30年,决定因素是民心向背。
二是点与面结合。可以从红船讲起,当年中国共产党只有13个代表、50多个党员,而今8000多万党员。以数据对比说明历史变迁。
三是从《国际歌》切入。这有一定的揭秘性,大多数人都不知其译者是谁。
四是历史照片的运用,让它们动起来、活起来。打通、穿越,与现实叠加。要把新华社的资源用好,我们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比如,百年前八国联军进故宫的画面与去年“9·3”大阅兵人民解放军走过天安门的照片放在一起,就很能说明问题。不能讲太多道理,要发挥影像本身的力量。
五是总体设计有一个框架。按5分钟左右的长度把握,形式就是用历史档案照片。
柯注:当时大家都认为手机阅读时代,人们没有耐心看5分钟以上的红色主题视频。谁也没料到,后来的情况远超出预计。
六是主干音乐,就是《国际歌》。
七是字幕(解说词)要同步考虑。再加一些当前网络最流行、最时尚、能打动网民的元素。
八是要打破线性叙事方式,运用跨界、融媒体的方式呈现。
九是必须争抢有利的发稿时机,在“七一”之前、最好6月中旬就推出来,先声夺人。
最后,何平同志笑言:“今天是‘情人节’,我们把爱献给了党。”
哦,这还不是最后,他最后一句话是说给我的:“从现在起,一个月时间,拿出方案。柯勇,能拿出来不?”
我咬牙答:“能。”
尽管总的思路有了,我却感觉到压力之大前所未有。要把这些设想落实,难度比做《四个全面》高了何止十倍?最要命的是时间,从现在到“七一”,满打满算还有4个多月,对于制作一部电影来讲,实在是太紧张了。
2月23日
谈到老照片,就绕不开一个人——新华社领衔编辑、摄影部著名图片策展人陈小波。她长期研究中国照片档案馆的馆藏,至少对400万张老照片烂熟于胸。今天上午,我带姚竣译、陈子夏、张濠培去当面求教于她。她给我们看了很多有冲击的图片,那是一种来自历史深处的冲击力。
3月1日16:00
全媒平台会议室
白林同志召集团队开会,讨论微电影初步方案。陈小波首次参加团队讨论。
我汇报方案。此前我们找了不少短视频来参考,印象最深的是今年初百事可乐拍的一个广告,讲的是六小龄童“猴王世家”的故事。故事讲得很细腻,一波三折,情绪调动也很到位。我们的初步方案是模仿这个短片。
听了汇报,大家都不满意,说缺主线,而又都提不出更好的主意。我们自己也不满意,一点灵感也没有,就是把党95年的历史简单串了一下,每个时期选一两个有代表性的瞬间。
秦杰说,5分钟不能承载太多东西。技术上有“一招鲜”也行。可否用《国际歌》本身做主线?至少这是一个非常具象的东西,其他东西可以附着在上边,不用解释人家就能看明白。
李俊说,要找一个主线故事,串起习总书记引用的那三句诗。
汪金福说,主题“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鲜明的。老照片要用悬念来推动。
陈小波说,展示照片,不能用大家看了很多遍的照片,要形成一种“陌生化”效果。
白林说,最大的困惑是主线。继续找线,不要复杂。
大家决定,先采访一些党史专家,帮我们理清思路。
3月2日
傍晚,我忽有灵感:建党95周年微电影也许可以叫《秘密》。因为入党誓词中有一句“保守党的秘密”,那么党的秘密是什么呢?其实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为人民大众谋福利。当然,这个“秘密”可能跟誓词里的“秘密”含义不同,但可以作这样的拓展:共产党初创时期,党员们都偷偷集会,相约保守秘密;抗战时期,为掩护群众转移而自己留下来牺牲,这也可以是个“秘密”;到当代,“秘密”可以把年轻人连起来。这样,可以制造一个悬念——一个保守了95年的秘密,就是所有共产党人都奉行的崇高精神准则。
3月5日15:40
白林传达何平同志对微片思路的指示
何平同志说:
一、可以采访“二金”:金冲及、金一南。这两位都是党史专家,可以帮我们找到“魂”和“点”。
二、可以从瞿秋白的牺牲幻化出很多先烈的牺牲,在背景里体现,如方志敏等烈士。或用字幕、弹幕等形式,挖出背后的故事。
三、以开国大典为界,分别去找解放前后的代表性照片。把几代领导人与老百姓在一起的照片集中在一起,落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主题上。
柯注:影片又一句“关键语”出现了。
3月7日
晴,大风。上午带张濠培、陈子夏去中央党校采访党史教研部主任谢春涛教授,他主编的《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很有名。此前,另一位知名专家拒绝了我的采访请求,一听我们要用几分钟去表现党史,就说:“几分钟怎么能说得完党史?能说什么?我帮不上你的忙。”还好,谢教授愿意谈一谈。
他建议我们从三个维度去考虑:一是历史维度。95年来,共产党为国为民做了哪些事?二是世界维度。从中外比较去看中共执政的正当性、合理性、必要性。三是人物维度。从95年来一系列英模人物的事迹中去看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
3月10日
晴,大风。上午带姚竣译、张濠培、陈子夏、实习生曹江涛去国防大学,采访金一南教授。我是金教授的忠实粉丝,把他的党史名著《苦难辉煌》读了不止一遍。他说,95年前,在林立的各种党派中,中国共产党是最不起眼、最不被看好的一个。不仅外人不看好,自己人也很多没有信心。而恰恰就是这样一群人成功了,为什么?首先是因为他们懂中国,对脚下的大地非常了解。其次是因为他们有历史自觉。在历史面前,多数人是被动的,服从命运的安排;只有少数人能够主动改变,承担起使命。
他还说,命运是永恒的主题。在历史命运面前,常有一些“轮回”发人深思。
柯注:后来,我们在瞿独伊的家庭故事中,果真看到了这种“轮回”。这为影片增添了一层厚度。
3月12日
收到一本网购的旧书《瞿秋白在汀洲》,是瞿秋白就义地福建省长汀县民政局1992年编印的。书中收录了瞿秋白狱中遗作,包括曾引发争议的《多余的话》。临刑前,他写道:“我还留恋什么?这美丽世界的欣欣向荣的儿童,‘我的’女儿,以及一切幸福的孩子们。我替他们祝福。”我忽然被打动了,原来,这位先烈如此情长。
▲2016年6月14日,何平同志召集主创团队第八次讨论,审看《红色气质》第二版样片。
3月17日16:00
大厦611
第二次讨论:明确了“三个关键问题”
我汇报了《秘密》的设想,被否定。我们还设想过做成悬疑片,甚至惊悚片,同样被否定。
我说,初步查阅了中国照片档案馆,找故事很困难。馆藏1949年以前拍摄的照片共1.5万张,但很少有本身内容震撼又可以连成一体的组照。
何平同志说:“你们走入了一个误区。不一定要用从未面世过的新照片,更重要的是怎么用新的方式,去再现这些老照片。关键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串起来,二是动起来,三是厚起来。”
柯注:本片照片运用的三点基本原则,第一次完整地出现了。
——串起来。选这一组老照片,内在的主题逻辑就是“共产党人是怎样炼成的”。要具象化、人物化、故事化、情节化。用一系列共产党人的形象,把革命史、奋斗史、改革史、民族复兴史串起来。形式上,可以用《国际歌》来串。这首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精神标识、精神引领,一唱就能找到自己的同志。
我们新华社一代又一代的记者,也是历史见证者,也可以考虑用他们来串。关于焦裕禄,可以请冯健谈;关于杨善洲,可以采访张严平;关于沈浩,也有相关记者。
——动起来。比如瞿独伊,用虚拟技术,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不断穿越。开头可以表现瞿秋白就义时,用俄语唱国际歌。画外音,一声枪响,一个童声。由此穿越到那张瞿家三口人的合影,回到合影上的幼年瞿独伊,再穿越到老年瞿独伊,让她回忆:父亲牺牲时她是否知道?是什么感受?她怎么看待父辈那一代共产党人?
——厚起来。照片档案馆那些老照片上的瞬间,不是一般的瞬间,而是国家历史的瞬间。要挖掘出照片背后的内涵。95年前,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有多少个政党,走马灯一样在历史舞台上穿梭?至少有300个党。历史最终选择了共产党。共产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同时,我们党也在自我净化。现在大老虎、小苍蝇,一个一个剔除。党有自我净化、修复的强大能力。为什么?就因为党没有自己的私利,只有人民利益。毛泽东在陕北时,国民党军抓住了很多老人小孩,他们谁也不肯透露毛泽东的行踪,这就是鱼水关系。要把背后这些东西讲出来。
何平同志说,要发掘出最能融化人心的感情元素。比如瞿家父女感情,焦裕禄等对家人的感情。
他还提出一个设想:结尾,用大阅兵时兰红光拍摄的那张习近平总书记在天安门城楼看直升机的照片,让机群组成的“70”字样变成“95”。
柯注:这是影片实现的一个关键特效。
李俊认为,我们做的应该是一个“大创新、小清新”的片子,有点人文气息。
何平同志接过话说,瞿秋白就有典型的文人气息。焦裕禄也很文艺,会拉二胡、吹笛子。孔繁森写过很多诗歌,也爱摄影。
不过,“小清新”的风格没有得到年轻人的认可。生于1991年的姚竣译直接了当地说:“‘小清新’对于‘90后’来说,已经过时了。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探究更深刻、‘烧脑’的东西。”
秦杰认为,方案要做减法,只能表现一句话就能讲清楚的事,小切口。如果是纯粹的网络短片,可以这样表现:一个人拎起一桶水很吃力,而8000万人一起拎水,就是完全不同的状态了。这就是力量。
何平同志说,可以把这个意思糅到片子里去。
秦杰说,体现力量的照片很多,如抗战时游击队扒铁道,淮海战役时群众的小推车,大阅兵等,都体现了雄浑的力量。
何平同志说,力量的背后是信仰、信念。
陈小波第一次在大讨论中发言。我请她来参加会议时,她都很惊讶,这么长时间没再找过她,以为片子难度太大放弃了……
今天,她提出了几个画面设想:其一,可以重现走向刑场的瞿秋白用俄语吟唱国际歌的情景。其二,瞿秋白一家三口的合影,让小瞿独伊动起来。其三,有一张焦裕禄全家合影,里头唯独没有焦裕禄自己。他忙得至死都没来得及跟家人照一张合影。我们可以帮他弥补生前的遗憾,让他动起来,站到家人中去,完成一张“全家福”。其四,《辛德勒名单》片尾,众人都是黑白的,只有一个小女孩穿着红裙子,象征着希望。我们可以反过来处理,让瞿独伊变成当年的小女孩,走进阅兵观礼人群中,众人都是彩色的,只有她是黑白的,就像当年瞿家三口合影上那个样子,这象征着穿越历史。
小波老师的几个设想都很动人。特别是最后两个画面,大家一致赞叹,觉得如果能实现,视觉效果一定非常震撼。
柯注:成片中,这两个画面都得到了体现,成为两个关键特效。
何平同志指出,我们就是要实现双向时空穿越:让历史人物走出来,让现实人物走进去。
柯注:这句话,概括了全片特效的核心指向。
何平同志又说,串,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打开“国家相册”。
陈小波对我们说:“应该去中国照片档案馆看看,一扇大铁门,非常神秘、厚重。”
何平同志说:“这扇门就是国家相册的封面。”
“两个人都推不开,打开这扇门都是一项工程。”陈小波说,“一打开,就伴随着吱吱扭扭的声音。”
“就要这种声音,才能显示其厚重。”何平同志说。
“这是世界最大的照片档案馆之一,走廊里灯光一个一个地亮,也很神秘。”陈小波说。
何平同志说,片子就用编年体,像翻年历,不停地“咔嚓”定格,定格到瞿秋白、焦裕禄等等,最后定格到“9·3”大阅兵。他还提出,可以用洞穿历史的声音,比如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历史原声。
这时,牟帆的一个创意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赞同:国家相册上可以拼一组很多人的照片,把很多英烈放在一起,做成“全家福”的样子。
柯注:这是影片又一个关键特效。
白林说,孩子是最动人的。结尾可以让一个小女孩穿越,奔跑到各种场景中去。随后,他问:“抓紧按这个思路,一周之内拿出完整脚本。行不行?”
我再次咬牙答:“行。”
3月21日
姚竣译拿出了脚本初稿。有几个镜头设计还是有些美感的,比如从南湖红船开始拍,镜头从水中摇出,寓意“一支新生力量浮出水面”。但整体上思路并不清晰。中午,我们几个在阿亿咖啡讨论,几乎吵起来。
▲2016年5月31日,陈子夏(左一)、张濠培(左三)在瞿独伊(左二)家中拍摄。(李柯勇摄)
3月22日16:30
大厦611
第三次讨论:“可以从新华社记者镜头下的历史切入。”
子夏、濠培分别对小姚脚本作出了一些修改,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形成第二稿,用翻相册的形式贯穿全片。好歹是串起来了,但比较老套。大家看了本子,不满意,一起思考更巧的方式。
何平同志说,要有点、线、面等不同层次。点,就是要有动人的细节、泪点。线,应有内在的逻辑线串起来,否则就成了照片的简单堆砌。面,一是大事不能漏,如改革开放;二是重要人物不能丢,要选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再次强调,片子不能是冷冰冰的记录,而是要讲出照片背后的情感温度。
关于开头,他说,红船与后面照片要有内在联系。如果寓意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也可考虑打开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的石库门。也可以借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做成照片底片的方式。
柯注:灵感的火花常常就是这样突然迸发的。纪念碑浮雕的创意,后来用到了片中,但不在片头位置。
李俊说,关键用什么视角讲这个故事,可以用孩子的视角。
白林表示赞同:就用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秦杰的意见是,现在逻辑性太强,跳进跳出,区隔人物太多。能否让现实中的人,如瞿独伊、冯健等,最后以彩蛋方式出现?
但是何平同志说,穿越本身就是这个片子的一个特点。如冯健,既是与我们对话,又是与当年作为记者的他们自己对话。能否把切入点放在记录重大事件的新华社记者身上?
姚竣译说,可以把这些记者与他们小时候的照片对照。小时候,他们也是懵懂的孩子,从没想过见证历史。
何平同志说:“或许可以从新华社镜头下的历史、新华社记者眼中的历史切入。”
柯注:当时讨论了一阵子之后,大家又觉得以新华社记者来串全场,似乎有些局限,就没有再沿着这个思路前进。谁料到,影片完成后,实际是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新华社串场”。
有几位同志提出,能否就用三张“英烈全家福”为核心结构全片?让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不断进出这三张照片。
对影视特效比较熟悉的姚竣译说,让照片中的人动起来,技术上极难。要做到这一点,有两种办法:一是3D建模虚拟,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支技术力量可以在这方面做到以假乱真的水平;即使美国好莱坞,也要花费极高的时间、财力成本才有可能做到。如果做不到位,看起来就会很假,影响全片情绪传达。二是用真人演。这个办法比较容易做到,但对演员的能力要求很高。
柯注:在后来的制作中,对这两种方式的选择,成了一个“卡脖子”难题。
刘思扬同志说,脚本挺新鲜,特别是瞿秋白对孩子的告别,把我打动了。技术可突破,但最根本的是内容。现在这个本子,要承载的东西太多。能否采取“小孩+全家福”的视角?这可能还是相对好表现的。小孩可以提出问题,比如问瞿秋白,假如活到现在,他是否后悔当年的牺牲?可以用几个家庭。瞿、焦,都有很好的家庭,可以有反差、对比。最动人的,根本上是两个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情感。
思扬同志提出的“对话”,引起了大家的讨论。白林说,可以让瞿独伊与小时候的自己对话。何平同志说,可以让瞿独伊一次又一次地与父亲对话。而陈小波说,可以不只是一套对话。总体上,是切开一个小小的口,打一口深深的井,从里冒出一些不常听到的、浓缩情感的话。
何平同志总结说,现在方向是越来越明确,兼顾宏大叙事与个人感情的结合,要串得不生硬,要自然、巧妙,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东西。把历史的当事人、见证人、亲历人的几个视角结合在一起。
他说,字幕、弹幕等辅助手段也要考虑。对话体也可以考虑。
柯注:最后弹幕没有实现。哈,领导的提议被否定,在会上也不新鲜了。他的思路也在不停地变化。
3月23日
一早,白林同志带着姚竣译、陈子夏、张濠培、牟帆和我,去参观了中国照片档案馆。摄影部宣明东、陈小波、张志平等几位老师当向导。档案馆就在新闻大厦地下二层,可是我入社20年来却从没去过一次。
并不宽阔的走廊两侧,悬挂着自1892年以来的一幅幅黑白照片,一个个历史瞬间就凝固在那里。每隔几米有一盏顶灯,感应着人的来去而自动明暗,我们仿佛走进了一条时光隧道。在储藏室里,按下电钮,一排高大的柜子自动开启,一排排印有“国家典藏”字样的盒子显露出来,这里藏有几百万张珍稀历史照片。戴上白手套,随手打开一只盒子,就打开了一扇通往历史的窗子,似乎有一股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
最让我惊异的是,那些本以为久已淹没的历史,居然还有影像记录。面对这些影像,历史无需再想象,是那样地熟悉,又那样地陌生。这就是真实的力量。这里是新华社的宝藏。没有来过这里,就不算真正来过新华社。
参观之后,在震撼的余波中,白林召集大家再次讨论微电影实施方案。不必多言,心中的思路已经清晰了很多。
陈小波:如果整体思路还想不清,不如先从点做起,先把几个何平同志认可的点做出来,用影像说话,其他内容再往里填。不是按文字思路写完事故再去找画面,而是反过来,从几个有震撼力的画面出发,去结构全片。
白林赞同:从影像回到原点。抛开逻辑,先形成若干个片段。比如开头,面容苍老的瞿独伊说:“那个时候,我只有6岁。”她始终在和人对话,不同的人,可以问所有人:你后悔吗?最后落到“9·3”阅兵,她变成小女孩,站在现场人群中,变成黑白色。
陈小波说,张口就要说“人话”,不说空话。讲信念与爱。要体现陌生化、当代性、国际性,把宣传的声调降到最低、最柔软,受众才喜欢看。
3月24日
小姚、子夏、濠培再去档案馆看老照片,讨论。
3月25日
一整天,就是看老照片,讨论。
3月28日
昨晚,我开始修改脚本,改到了今天凌晨,现在是2点零3分。脑子不转了,睡觉去!
醒来,把脚本改完,并且起了个题目《追寻》。这是第三稿,把前面讨论形成的主要创意基本都囊括进去了,还加入了我自己的几个设计:
——“7次穿越长镜头”。把一组战争老照片连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长镜头,以此再现当年激烈的战争场面:
先出现摄影记者郝建国(模拟)的背影,他正端着相机拍照→
向前穿越,用郝建国的视角,看到右前方摄影记者袁苓正在拍照→
再向前穿越,用袁苓的视角,看到前方几个战士正在冲锋→
再往前穿越,接1947年正太战役中袁苓拍到的4张连续照片,以刚才冲锋战士的视角,看到前方同志们正在渡河攻击→
再向前穿越,以第一张照片中战士的视角,看到前方战友倒下→
再向前穿越,以第二张照片中战士的视角,看到前方战友倒下,人少了→
再向前穿越,以第三张照片中战士的视角,看到前方战友倒下,人更少了,但我军最终占领了碉堡。
——“烈士消失”。摆出一组烈士与家人的合影,让烈士从画面上渐次消失,有的是一个人消失,有时是夫妻先后消失,有的连孩子都消失了,都化作闪光的星尘,随风飘散。只剩下他们的家人,仍然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让人悲伤。以此让受众感受英烈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也有情与爱,也有眷恋和不舍。
3月29日10:00
大厦611
第四次讨论:把共产党人的“气质”作为影片主旨。
我先汇报脚本修改思路:一是做减法;二是用影像说话;三是以瞿独伊贯穿。
何平同志说:“有很大进步,有些地方还比较精彩。看来,逼一逼你们还是管用的。”
逼一逼……我暗自腹诽的同时,松了口气。
何平同志指出,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最大的还是串起来的问题。其次,对党的领导人要有所表现。反映“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主题,只用一些基层优秀党员是不够的,要体现“领路人”才有代表性。要选择几代领导人的照片,作为全片的一个独立部分,体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含义。第三,怎么去呈现,要再细化。每段特效、音乐、画面、字幕,都在脚本注明。
他提出,影片的主旨可以是“胶片上定格的共产党人的气质”。“气质”是当今网络流行语。
柯注:片名的核心元素出现了!
关于整体结构,他提出,打破线性时间限制,分为三个板块:
一是“敢于牺牲”。共产党人为国家、民族英勇献身,有的慷慨就义、为国捐躯,有的舍生忘死、因公殉职。取大义,舍小家,这样一批人理想崇高、信仰坚定。
二是“勇于担当”。展现一些重要历史节点,如开国大典、三中全会、习总书记的就职讲话等,体现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三是“人民情怀”。体现党与人民的关系——一心为民的深厚情感,以人民为母亲,是大地之子,正如安泰与大地的关系。
柯注:全片基本结构定型了。
关于串场人物,何平同志自问自答:用谁来串?用孩子串有点勉强。能否用我们的记者来串?如陈小波,她对照片档案如数家珍。让她翻相册、进档案馆,可以把老照片与党史有机结合。
柯注:影片“讲述人”的角色出现了。
关于这部影片的技术定位,何平同志说:“怎么呈现?高清,虚拟。要做出一个有思想含量、技术含量、高品质的精品,令人叫绝。每个画面都扣人心弦,击中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柯注:后来,我们就是照着这个标准去制作的。
李俊说,在视频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互动性。
何平同志说,烈士“全家福”可以留些空白,让网友去填,填上他们认为符合“共产党人气质”的人物肖像。
姚竣译说,可以搞两个版本——视频版和互动版。
柯注:根据这个创意,影片上线第二天,新华网推出了一个H5版的互动小游戏。
李俊提及穿越性时,何平同志说,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本身就是凝固的无言的历史相册。可以把这个点再与相册互动。能否让浮雕上的人物动起来?照片上的人物能否走进浮雕?
柯注:这是对纪念碑意象的进一步完善,后来片中部分地采纳了。
我提到长汀杜鹃花的传说。当地人教育孩子,总是说杜鹃花与瞿秋白就义有关,那鲜红色是烈士鲜血染红的。
何平同志说,杜鹃花的意象非常好。可以让一声枪响之后的流血化作满山的杜鹃花。
秦杰认为,从目前的脚本看,这还是个电视片。如何更好地互联网化?要让普通人把自己带入历史,进行互动。
何平同志说,可以让观众走进瞿秋白就义、开国大典、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现场。
陈小波推荐我们看一个视频——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大型晚会。这个晚会每年都搞,但俄罗斯总统普京参加的那一期最好,主题是《唱吧,朋友》。里面有一首歌,把烈士们比作“鹤群”:你们并没有飞远,始终在我们身边……那种感情和气氛和我们的片子有相似之处。
何平同志说,要集中、凝练,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打动人的画面。同时,互联网元素、年轻人喜欢的形式可以更强化。
而陈子夏并不同意,说:“不用去刻意去迎合网民。只要做出真正的好东西,就会有人喜欢。”
柯注:哈哈,领导又被萌娃“狙击”了。
我建议,很多烈士就义时的表情非常动人,或淡定,或愤怒,或微笑,可突出展现。何平同志说,可以做成“烈士表情包”。汪金福说,“表情包”都可以单独做成一个副产品。
何平同志说,烈士们肩扛起黑暗的闸门,让孩子们到光明的世界里去。要让这个片子浓缩着我们国家、我们党鲜为人知的历史、震撼人心的历史、启迪未来的历史。
他要求新一版分镜头脚本尽快拿出来。同时,多管齐下,平行作业,拍摄、制作等方式的工作要同步准备起来。按工作量倒排时间,一周内拿出可以开工的方案。
小姚很激动,说:“虽然这么难,我反而更加坚定要做这个片子,因为市场上还没见过类似产品,我们做出来就是创新。”
3月30日
在报刊楼301办公室开始改脚本。
下载了《唱吧,朋友》来看,那首《鹤群》真的很动人,快看哭了,连看了几遍。特别是蓝天上烈士一个一个浮现、又一个一个消失的表现手法,跟我们的设想不是很像吗?
3月31日
在办公室改了一天的脚本。我设计了“一个18岁的清瘦美丽少女”作为串场人物,原因有二:其一,陈小波老师反复推辞,说她不是专业主持人,难当串场大任。其二,我有个小算盘——也许靠“颜值”可以多赚点阅读量。
关于实施方案,小姚大致列了个时间表,附在脚本后面。我们计划从4月5日开始一系列工作:筛选团队、演员,剧本分镜,拍摄准备(物料、器材、道具),布景、拍摄场地勘测,开机拍摄,后期CG特效、调色。到5月20日,拿出第一版片子。
上次讨论会还提到,这个片子需要一个导演。我倾向于把包括导演在内的拍摄、制作全部工作打包交给市场化团队去完成,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4月1日16:00
大厦611
第五次讨论:“不要靠颜值,要靠内涵。”
上午改出了微电影脚本第四稿,按何平同志的意思,取名《气质》,并且分成“牺牲”“担当”“人民”三大板块。我11点钟提交上去,他马上要求下午召集讨论。
本以为这一版脚本又比上一版进步了,谁知一上来就遭到了批评,首当其冲的就是“美丽少女”。何平同志说:“不要用美女,那是虚构的。我们是纪实片,不靠颜值,靠的是内涵。就用陈小波不行吗?这个角色非常符合她的职业特点。”
白林也说:“要不,还是小波亲自上阵吧?”
我看了一眼坐在斜对面的小波老师,只见她一脸为难的笑容。
何平同志又提出了更细的要求:串起来的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现在有点了,还缺线,线的背后是面。第一板块里,瞿秋白牺牲后马上就接解放战争了,跳跃得太大。党史的各个阶段都要覆盖到,比如红军时期“一苏大”那张照片要用上,还有长征时期、抗战时期,都要选一些照片。不一定每一张都重点展示,但不能断线。
他说,开头部分瞿秋白唱《国际歌》可以用哼唱,不要音乐。在适当的地方出字幕:1921年至1949年,为国捐躯的共产党员有多少人。
关于第二板块,他说,现在从1949年至1978年,没有过渡,应该加入这一时期的党员代表。而音乐,可以搞个“串串烧”——用不同历史时期的乐曲,烘托工、农、兵、知、干等各种身份的党员。王进喜,用《咱们工人有力量》;雷锋,用《学习雷锋好榜样》;焦裕禄,用电影里拉大车的音乐……
对于音乐,何平同志设想得很细:开国大典时,音乐可以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音乐转为《春天的故事》。而到了第三板块中几代领导人和人民在一起的桥段,就用《江山》。最后,还是用《国际歌》,用大合唱的方式,雄浑,高亢,奔向未来。
对这种多元配乐方式,我和其他几位同志有不同看法,感觉可能会显得比较乱。毕竟,这只是个几分钟长度的片子。我们建议通片以《国际歌》贯穿,只是要对《国际歌》进行改编,以不同的变奏来呈现。何平同志担心找不到高水平的音乐改编者,但他同意我们尝试一下。
三个板块里都会有系列人像的展示,何平同志说,照片呈现的方式应该有变化。第一板块,用“推”的方式;第二部分,可以用拉胶片的方式,做成长幅,“横移”;第三部分,用“拉”的方式。这样避免审美疲劳。
柯注:多年经验教训证明,当领导详详细细地把你的稿子批得体无完肤时,你离成功就不远了。他能批得那么细,说明你的稿子是可改的,有一定基础了;如果他只大略说“不行”,不提具体意见,那说明稿子还不成形,还拿不上台面呢。
李俊认为,这一版脚本比原来更丰富了。但一个问题就是内容太多,设计的特效镜头有12个,还有些演出的镜头。按现在这个本子,要是北影的团队来制作,至少要用3个月时间。
汪金福也同意做减法。他说,最终能让人留下印象的,还是我们的特效。前面几个特效设计如果做出来,会很精彩,那就够了。
秦杰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相似的意见:“从我多年经验来看,影视制作效果最终一定是衰减的,拍出来能达到设想的80%就是很好了。一定要考虑到折扣,做减法,否则肯定完不成。”
白林说,尽量减少表演的成分,尽量不去拍外景。
何平同志再次强调,这个微电影不是艺术片,而是纪实片。但他希望运用“虚拟演播室”的特效技术:陈小波仿佛置身于一个虚拟的空间中,各种历史照片环绕在她身旁,她可以随手拉过来、推开去,随时与不同的历史人物对话。
柯注:这个创意实现了,成为影片多次运用的转场环节。
何平同志说,中共“一大”时,13个代表平均年龄28岁,与毛泽东当年年纪一样,1921至1949是28年,1949至改革开放又28年。要充分运用字幕,让历史背景厚起来。“一大”时,中共党员才50多人,现在8000多万人了。
陈子夏担心,如果所有这些都表现出来,时间会拖长,人家不愿意看。让观众看到几个最震撼的镜头,就成功了。
而何平同志说,这一重大题材决定,我们不能只是抓取几个感人故事,而要厚重。关键还在于呈现方式。把一部名著改编成一部电影,用一个小时呈现几十万字的小说,怎么呈现?我们做这个微电影是同一个道理。他们是忠实于原著,我们是忠实于历史。只是怎么取舍的问题,而不是该不该的问题。可以用各种手法去呈现。要在不增加时长的前提下,增加信息量。
就在这次会上,团队决定就让我当导演。市场团队可以作辅助,但不能完全依赖,因为任何一支市场团队都掌握不了这样的内容。
我第三次咬牙:“行。”
让我一个纯文字记者去导演电影?这完全是“不可完成的任务”。这已不仅是“压力山大”,而是五指山从天而降,砸到我头顶。今年是猴年,我等不到五百年后取经人来解救,只能自己想辙冲出去了。
4月2日
一整天都在家里改微电影脚本第五稿。到晚上,基本写完了。到这个阶段,文字工作已经不算难了,难的还在后面的实施环节。(未完待续)
刊于《中国记者》2016年第8期;原标题《<红色气质>导演日记》
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欢迎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瞭望客户端
更多精彩,请订阅《瞭望》新闻周刊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