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 骆玉笙“拍了拍”电影

西椰 患者指南 2024-12-20 3 0

记忆 | 骆玉笙“拍了拍”电影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1985年,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四世同堂》热播,天津艺术家骆玉笙唱火了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 今年7月,与歌曲同名的津产电影《重整河山待后生》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举办的首个重大国际性影视节庆活动。 今年中秋和国庆双节重合。“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四世同堂》、《重整河山待后生》等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在这个与疫情防控相伴的长假里再度“爆棚”,中华民族亲情、爱国之情同构的传统,在同舟共济、山河无恙之后散发着特有的甘甜。广播君以下面这篇特稿,为这个长假再增添一些特别的色彩。 骆玉笙1985年版《重整河山待后生》 一首《重整河山待后生》 缘何流传几十年、感动数亿人? 今天 我们一起追忆大师一生中的几个片段 在京腔京韵中去重温过往岁月 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直抵人心的魅力 01七旬骆玉笙跨界演唱流行歌 1985年,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部电视剧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描述了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北京城小羊圈胡同里发生的故事。 1985版电视剧《四世同堂》 随着电视剧制作接近尾声,导演林汝为开始为电视剧设计主题歌。八句歌词,48个字,林汝为把老舍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和自己对抗战时期北平百姓的感同身受一并写进了歌词里。 林汝为在接受天津广播(ID:audiotj)记者采访时说: “我们小时候是在燕京大学,我父亲是那儿的教授。日本人一打仗,过不多久就开始抓人了。日本人把教授全抓了,一个没剩,所以我们就知道什么叫战争,怎么叫被俘虏了,当时脑子里没别的了,就是打日本。这个就是‘千里刀光影’啊,是战争了;‘仇恨燃九城’,就是,枪炮啊,他往死了打你啊。中国人是必须有家的,家没了。” 林汝为只用了十多分钟就完成了歌词的创作。之后,林汝为将歌词交由中国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雷振邦等进行谱曲。作曲家们决定:用最具老北京韵味的京韵大鼓,作为主题歌的基本曲调。 林汝为(左)和雷振邦(右) 作品很快创作出来了,谁来演唱的?雷振邦的提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非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不可! 邀请一位年过七旬、功成名就的老艺术家,跨界演唱流行歌曲,这看起来是个“不靠谱”的建议。骆玉笙生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四世同堂》的主题歌呢,开始我还不太愿意接受,我不是唱歌的,怎么能叫我唱这个呢。” 骆玉笙的孙女骆巍巍回忆说:“雷老师执意让奶奶来演唱,奶奶一开始有一点犹豫。但是呢最后觉得都是老朋友嘛,又是一个抗日的背景下,就很容易使她回忆起日本人在天津的时候她自己的一些遭遇,就答应了。” 骆玉笙的孙女骆巍巍在骆玉笙旧居(和平区马场道安乐邨9号)前 过去的岁月中,骆玉笙经历了什么?她演唱的《重整河山待后生》传唱几十年、感动数亿人魅力又从何而来呢? 02 22岁天津“闯码头” “小彩舞”红遍大江南北 骆玉笙,1914年出生在江南,她刚刚6个月时就被送给天津江湖艺人骆彩武做养女,“小彩舞”这个艺名由此而来。 年轻时的骆玉笙 骆玉笙天生一副好嗓子,悟性极高,她4岁登台演出,跟着养父母辗转在上海、南京、武汉等地卖艺讨生活。 骆玉笙曾回忆说,上海大世界游艺场之中,娱乐项目很多,京剧、昆曲、评弹、杂耍、相声、卓别林的无声电影等等,都在她幼小的心灵中,投下了新奇而难忘的印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鼓曲是最时尚的文艺形式之一。原本学习京剧的骆玉笙在17岁时改唱京韵大鼓,最终拜在著名琴师韩永禄门下。这位琴师素有“三弦圣手”之称,精通当时京韵大鼓各流派唱腔精华,而又不拘泥于传统。这带给骆玉笙很大影响。 聪明的骆玉笙不仅学习大鼓,还从姊妹艺术中吸取营养,比如京剧和评弹。这种融汇贯通,也造就了她艺术上的独树一帜。 1936年,22岁的骆玉笙随师傅来到曲艺之乡天津“闯码头”,她的演唱字正腔圆、声音甜美、委婉抒情、韵味醇厚,自成一派,甫一亮相便惊艳四方。就此有了“金嗓鼓王”的美誉。 骆玉笙生前回忆说:“观众爱听、为什么爱听?字眼儿清楚,味儿要厚,感情要充沛,这三个缺一都不行。”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了;3个月后,日军攻占天津。 日军统治下的天津卫,混迹着一批地痞无赖、流氓打手,对上依附于日军和官僚买办,对下欺压平民百姓。旧社会的艺人,生活于这些恶势力中间,受尽凌辱。 骆玉笙迫于压力,不得不在戏园子里继续演出;在津产新片《重整河山待后生》中,面对台下观众和侵略日军,骆玉笙眼含热泪演唱了一曲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满江红》,运用曲艺的形式,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影片中,为这首词谱曲的,是一位南开大学青年教师——魏凤华。 导演马惠武介绍津产电影《重整河山待后生》 导演马惠武告诉记者:“因为她在那个年代,耳濡目染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而且在她的身边不乏进步思想的人士,她肯定受到了一些影响。所以说她唱《四世同堂》的重整河山,才有那种充沛的情感。我们设置了一个写意的人物,代表进步思想的人物,南开大学的一个教师。我们考证,当时南大天大也有研究曲艺的人员。他的出现带动了骆玉笙,是对她青年时代的启蒙。” 为这段京韵大鼓配唱的,就是骆玉笙大师的学生、天津鼓曲名家冯欣蕊。她告诉记者:“重温骆老当时的人生经历,马上就进入那个状态了。按照这个词的意义理解,唱的小样就把这种情感这种愤恨已经带出来了,就是爱国的一种情怀。” 电影《重整河山待后生》导演马惠武(左)、为影片配唱的鼓曲名家冯欣蕊(右) 为了生存,骆玉笙和师父韩永禄坚持改进唱腔,不断推出新段子。骆玉笙曾回忆说:“小段子半月学两段,大段子半月学一段,新段子学会就贴出海报上台演唱,在演唱中再不断改进,这么做在当时是很大胆的。听到别的人有好腔,别的剧种有好腔,能采用揉合进京韵大鼓唱腔里的,我们都尽量做一些尝试。” 也正因为如此,骆玉笙的艺术特色在磨难中更加鲜明。从天津开始,“小彩舞”红遍了大江南北。 03 骆玉笙的第一次“触电” 电影《重整河山待后生》,专为骆玉笙而拍;而骆玉笙第一次拍电影,是在1961年。 1961年,京韵大鼓名段《丑末寅初》被拍成了电影,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勾勒出远山和村落、对镜梳妆的少女和骑牛吹笛的牧童……悠扬婉转的演唱中,镜头转向女主角——一位正在表演的京韵大鼓演员,她,就是骆玉笙。 1961年长影版《丑末寅初》 1961年国庆节之前,天津曲艺团到东北三省巡回演出。时任吉林省宣传部部长的宋振庭是位痴迷的曲艺爱好者,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天津曲艺团团长赵魁英延安革命时期的老战友。而早在1951年,骆玉笙就加入了天津曲艺团;1954年,赵魁英和骆玉笙已经结成伴侣。 骆玉笙与丈夫赵魁英 骆玉笙一家,照片左起:周永霞(骆玉笙儿媳)、骆玉笙、骆巍巍(骆玉笙孙女)、骆嘉平(骆玉笙儿子)、赵魁英(骆玉笙丈夫)。 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宋振庭特意邀请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同志,尝试着把《丑末寅初》和《剑阁闻铃》这两部著名的京韵大鼓代表曲目,拍摄成高质量的艺术教学影片,演唱者自然是正在盛年的骆玉笙。 早在南京夫子庙卖艺的时候,骆玉笙就听过梨花大鼓女艺人董莲芝演唱《剑阁闻铃》,酷爱这段曲目。在属于自己的唱腔中,骆玉笙融入“刘派”的流畅和“白派”的低迴,运用自己的歌喉,再配以新颖的伴奏过门和鼓套子,鼓板轻敲慢击,歌声如泣如诉,终于在旧曲里唱出了新的风格和意境。 实际上,从电影进入中国的第一天起,戏曲就与电影如影随形:1905年,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是京剧电影《定军山》;1954年新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是戏曲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百花齐放的艺术政策以及重视民族民间艺术的氛围下,中国拍摄了大量的戏曲电影,如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评剧《刘巧儿》、越剧《红楼梦》等,这些电影为挖掘、抢救传统戏曲立下大功。 这一次,轮到骆玉笙将京韵大鼓搬上电影屏幕。 对于骆玉笙来说,拍电影可是件大事。骆玉笙的爱徒、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春爱,当年跟随骆玉笙赴长春拍摄。那时她还是个刚起步学艺的12岁小姑娘。刘春爱回忆说:“她休息三天,不让我理她;她说我禁声,我得把嗓子养好。因为经常在舞台上,嗓子已经很疲劳了,禁声三天。” 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春爱与恩师骆玉笙 这种艺术上的精益求精,也使1961年录制的这段《剑阁闻铃》,成为骆玉笙传世的众多版本中调门最高的一个,代表了骆玉笙盛年时期的巅峰水准。 1961年骆玉笙京韵大鼓《剑阁闻铃》电影资料 鲜为人知的是:1961年拍摄的这两部电影艺术教学片,还给骆玉笙留下了终生的遗憾:那就是为自己伴奏的三位“天王级”琴师——三弦刘文有、四胡钟吉瑞、琵琶李默生,最终没能在影片中出现。这三位琴师,为骆派京韵大鼓的形成,做出了卓越贡献。 1961年版骆玉笙京韵大鼓《剑阁闻铃》电影片头 刘春爱回忆说:“这几位老先生,还有点闹情绪了,他们以为自己能上镜头了,结果这个片子,就没让老三位露一个脸。我说骆老师,这几个老人们白来了。当时那个导演,最后说为了整体画面,就没考虑。结果最终,留下了这个很大的遗憾。” 1979年,骆玉笙重登曲坛后,天津曲艺团为国庆三十周年进京演出了将近半个月,65岁的骆玉笙再次唱起这段《剑阁闻铃》;而1961年为她伴奏的三位琴师,已经全都溘然长逝。1961年的电影拍摄,也成为骆玉笙和三位琴师的最后一次合作。18年后,《剑阁闻铃》再度唱响,声音中更多了一些凄清和人间百味…… 04 再度“触电” 的这部电影在奥斯卡展映 1984年,骆玉笙家里迎来一位极为特殊的客人——美籍华人导演王正方。 骆玉笙与王正方(中) 王正方,也算是影坛的一位奇人,他的童年在北京度过,随后全家前往台湾;他遵从父命读了电机专业,后来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取得电机博士学位,一直做到了大学教授。 但最终,“文艺青年”王正方还是听从心中的召唤,在年逾不惑的时候毅然辞职,一头扎进了电影圈,成为上世纪8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的重要导演之一。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年轻一代开始了越战结束后的自省,他们迫切想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这样的背景下,王正方回到北京,准备拍摄一部电影,叫《北京故事》,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部来中国大陆拍摄的美国电影,而且也是第一部探讨中西文化冲突的美国电影。 ▲《北京故事》剧照 导演▶ 王正方 《北京故事》,电影的英文名字是“A great wall”。男主角方立群出生于北京,已经在美国生活了30多年;因为老板歧视华人,一怒之下他辞去工作,同妻子和儿子到北京探望姐姐。方立群的姐姐和姐夫都是国家干部,退休后住在一个四合院里。由于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差异,在语言交流上又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方立群一家和姐姐一家在相处的日子里便发生了许多逗笑的事。 而这部电影,又与骆玉笙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骆玉笙的孙女骆巍巍回忆说:“他(王正方)受父亲的影响,他父亲原来是中文系的教授,特别喜欢听戏曲鼓曲,对骆派京韵大鼓非常着迷。临终前跟王正方说过,如果你要到了大陆,一定要听小彩舞的京韵大鼓。” 于是,在影片中,王正方特意安排了这样一个桥段:方立群在姐夫的陪同下,去北京的传统茶社听大鼓,演唱者自然就是专程从天津请来的“小彩舞”骆玉笙。 骆玉笙在电影《北京故事》中表演《击鼓骂曹》的片段 对于北京,骆玉笙并不陌生。骆玉笙第一次去北京,还是在1939年。那时,位于北京西单的哈尔飞戏院刚刚开张,特意邀请已经颇有名气的骆玉笙从天津到北京来演出,一呆就是两个月。这期间,北京梨园界很多老前辈们都赶来捧场,包括京剧名家言菊朋、李少春、谭富英等。 这段《击鼓骂曹》,本是京韵名家白凤鸣的拿手段子,骆玉笙在白先生演法的基础上,改传统的单键击书鼓为双键击花盆鼓,可看性大大提升;这也是当年骆玉笙闯“天津卫”的拿手段子。 彼时,当乐队拉起京剧《夜深沉》的曲牌,骆玉笙便开始击鼓,台下京剧界的前辈们,给了她很多鼓励赞许。散场之后,这些先辈们云集后台,给骆玉笙指出优缺点,提出积极的建议,这种提掖后进的精神,让骆玉笙受益匪浅。 40多年后。又是北京,还是这曲《击鼓骂曹》。 1984年2月,北京天桥宣武说唱团书茶社,电影正在紧张拍摄;茶社外,听到小彩舞来拍戏的消息,群众越聚越多。 扮演堂倌的老大爷是这个书场的老服务员,天津人;当年也已经70岁了。电影开拍后,他提着水壶从后往前走,越听越入迷,竟然一直走到了台前,忘记给观众倒水!导演不得不重拍一次。《北京故事》上映后受到美国观众和美籍华人的热烈欢迎,并受邀参加了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展映。 这次“触电”表演,骆玉笙非常高兴。骆巍巍回忆说:这次“触电”表演,骆玉笙非常高兴。骆巍巍回忆说:“老太太又把老的旗袍又找出来的,因为她岁数大了体型也变了,旗袍瘦了,让我姨奶奶把旗袍改肥了一点。她的眼镜儿,又把解放前的无边框眼镜又戴上了。拍完以后奶奶特别高兴,说海外华人还是念念不忘咱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这部《北京故事》并没有在大陆上映,骆玉笙的这次“触电”,算得上“墙内开花墙外香”;但在拍摄《北京故事》后不久的又一次“触电”,却让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彻底“火”了。 05 一首《重整河山待后生》成传世经典 1985年,新中国第一部长篇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摄制完成。 在亲自完成歌词之后,导演林汝为找到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来做电视剧的音乐总策划。雷振邦带领作曲家温中甲、以及刚刚从沈阳音乐学院毕业的女儿雷蕾一起创作。 雷蕾在接受天津台记者采访时曾回忆说:“我父亲做了一个总体的策划,希望《四世同堂》用北京地区的民族风格的音乐来创作,然后就跟我和温中甲说,你们可以去了解一下比如说京剧、梅花大鼓、京韵大鼓、单弦,还包括琴书,后来我找了很多素材,我个人比较喜欢京韵大鼓,因为我觉得京韵大鼓那个拖腔特别苍凉,而且旋律性比较强,非常好听,我觉得这个旋律特别适合《四世同堂》的精神。” 蕾蕾与父亲雷振邦 主题曲创作完成后,雷振邦让女婿易茗执笔,以自己的名义,给骆玉笙写了一封长信,让女儿雷蕾和温中甲,到天津请骆玉笙来演唱。最初,骆玉笙并不愿意接受邀请;但是,亲历抗日战争的这位老人,又怎会忘记“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的苦难岁月! 1985年的立春,已经71岁高龄的骆玉笙先生带着自己的琴师,如约来到北京进行歌曲录制。 骆玉笙拜访了作曲家雷振邦,还特意提出,想提前看一看这部戏。导演林汝为回忆说:“我说下午吧,安排您看,没有整个儿剪辑好,但是一段一段的都有。哎呦看的时候她那激动啊,她就说:哎呦这个戏可是太好了!” 转天上午,录制开始。京韵大鼓的三弦四胡琵琶被编入了几十人的交响乐队,这不免让骆玉笙有点紧张。而骆玉笙的亮相,也让乐队和工作人员有些失望。 骆玉笙生前回忆说:“我进录音室的时候,那大乐队都是三十来岁的,也有二十来岁的,这唱京韵大鼓使那么大的乐队,真是我第一次。结果,他们一看我进去,拿着拐棍儿,白发苍苍一个老太太进去了,一看就泄了气了,说:准唱不好!这么大岁数了能唱什么味儿来?能有什么嗓子?” 骆玉笙的琴师张子修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回忆说:“因为没放《四世同堂》以前,音乐界也好,其他一般观众也好,没有人知道京韵大鼓是什么,什么小彩舞骆玉笙,不知道啊。当时认为录电视剧主题曲,都得是歌星,漂亮、年轻,一想这老太太谁啊。放一遍前奏叫骆老听,它一开始是电声,骆老说这什么呀?听了半天听不出旋律来,跟京韵那个完全不一样。后来我想了一个辙我说这样吧,您看着我,我一点头,您就唱。”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 歌声一出,所有人都震惊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位其貌不扬的老太太,嗓音竟然如此苍凉、悲壮、而又铿锵有力! 这歌声中,有骆玉笙几十年的艺术积累,有她的人生经历和对这部戏的感同身受,更有几代中国人对战争的记忆、对民族历史的记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 骆玉笙的琴师张子修回忆说:“就这一遍,成功了!林汝为就擦眼泪,就说:‘老太太,我写出来的您给唱出来了;我没写出来的,您也唱出来了’!” 骆玉笙的琴师张子修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迎来了各种艺术和思潮,而这首歌,仿佛是一夜之间,让人们突然学会了京韵大鼓,爱上了中国传统的曲艺艺术。当时《文艺报》的评论说:“骆玉笙在曲艺舞台几十年的贡献是卓著的,而晚年竟以电视剧《四世同堂》的片头曲家喻户晓,老少咸知,这大概出乎她的意料,但却在情理之中……”“她的演唱不仅显示了老艺术家高超的演唱技巧,更重要的是唱出了民族的情感,用民族的艺术震动了观众的心灵!” 这首主题曲,伴随着28集《四世同堂》火遍了大江南北。考虑到这部电视剧向海外发行,导演林汝为特意在演职人员字幕中,将主题曲的演唱者,写成“小彩舞”,以示对老先生的尊重。 1985年8月,台湾桂馨民族说唱艺术团团桂静文借来大陆探亲的机会,专程来到天津拜访“小彩舞”骆玉笙,并提出拜师的希望。骆玉笙亲自指点桂静文演唱了《重整河山待后生》。那一刻,“曲艺是中国人的,没有两岸之分”。 骆玉笙晚年又先后收著名电影术表演艺术家王铁成、京剧演员李梦熊、评剧演员王冠丽、台湾学生王友兰等为弟子,以图把博大精深的曲艺艺术播撒到更加广阔的空间。 李梦熊(左)、王铁成(右) 1986年,全国唯一以培养北方曲艺表演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成立。正是源于骆玉笙等天津老一辈艺术家的建议。 1988年,骆玉笙以这首《重整河山待后生》,当选“淮海杯”新时期影视十佳歌手,同时当选的还有李谷一、刘欢等。这也是我国广大观众第一次为自己的影视歌手颁奖。 颁奖晚会上,骆玉笙的出场正在刘欢之后,观众对刘欢疯狂的喜爱让即将登场的骆玉笙也有点傻眼。但是,当伴奏响起、一头白发的骆玉笙击鼓打板开始演唱时,台下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骆玉笙深感欣慰,她的京韵大鼓也被年轻观众接受了。 1990年,天津市红桥区原朱家花园小学音乐教师赵席佑进行教学改革,将曲艺引进小学课堂。她指导孩子们学唱起了《重整河山待后生》,这个节目还参加了天津市第八届津门曲荟少儿专场的演出。 今年已经85岁的赵席佑老师回忆说:“《重整河山待后生》,孩子们特别愿意学。参加了1993年9月天津市第八届津门曲荟,我们那会儿不光有朱家花园小学、还有西青道小学、北京师大附中……那么多学校的学生,各个区的都有。都会这段,演出效果特别好!(都说)哎呀这么点小孩,能把这个唱这么好!” 孩子们在天津市第八届津门曲荟少儿专场演出《重整河山待后生》收获好评 06 85岁高龄再登台 1995年,也就是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身体已经极度衰弱的骆玉笙坚持来到北京卢沟桥,再次唱响《重整河山待后生》。 骆玉笙1995年北京卢沟桥再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1998年,已经85岁高龄的骆玉笙迎来了纪念自己从艺80周年的文艺演出,这也是她生前最后一次登台演出。一曲再熟悉不过的《重整河山待后生》,金嗓鼓王已经力有不逮;但歌声中,依然传递出几多回味,几多期许…… 1998年,85岁高龄的骆玉笙在“告别演出”上唱起《重整河山待后生》 2002年5月5日,骆玉笙因呼吸系统衰竭在天津悄然辞世,享年89岁。根据骆老的遗愿,她的骨灰被撒入大海。 点击收听《黑丹讲故事》播出的专题《一首歌,几十年、数亿人!她如何唱响?》完整版▼ 采写 | 周滨 小佀 郑璐 黑丹 播讲 | 黑丹 制作 | 刘睿 门雪梅 编辑 | 马瑞 霍然 综合 | 昊摄影 cctv6 中国配音网 文明和平等 图片及影音资料来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西椰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