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体育场馆转型时

王糈 高血压养生 2024-12-18 4 0

工人体育场改造复建体育场馆转型时

  今夏,奥运热带起了一股市民运动的热情。去哪里运动,却颇费思量。体育场地和设施供给一直是大城市的难点,尤其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更是痛点。   近几年,随着城市更新,上海市区一些少人问津的灰色空间转型为运动场地,成为一种潮流。如高架桥下、建筑楼顶或废弃工厂等,其中不少还成为网红打卡地。   那么从实际效果看,新式运动场地使用情况与传统空间有何不同?是否满足了市民的运动需求?伴随年轻人的运动观念转变,体育场馆是否整体也到了转型时?   本报记者龚丹韵   上天:避免噪声、油烟   近几年,楼顶天台的球馆在上海日益增多。如此一来,本来废弃的天台有了新功能,运营方能享受较低的空间成本,消费者在高楼上打球别有一番滋味,可谓一举三得。   但不是所有楼顶都适合改造成体育馆。有的楼顶周边被大量居民区包围,开业不到几个月,就被频频投诉深夜噪声扰民,而有的楼顶虽然位于商区,却也有点小麻烦。   比如,商圈美罗城顶楼的“艺星球”空中足球场,是利用建筑“金角银边”建设体育运动场地的案例之一。   在美罗城商场最侧边,有个类似消防通道的小门,一不注意就容易错过。好在小门上方标注了“艺星球”和箭头字样,通道口放置着一排储物柜,可供运动者自助扫码使用。进入小门通道,随电梯到六楼,根据指示牌,再爬一层楼梯,就来到了屋顶球场。   经营者装修十分用心。天台中间设计了一条被环形灯带包围的曲折通道,角落的绿化美轮美奂,营造出露营的氛围。这里分为左右两个球场:一个5人制足球场,一个小一点的匹克球场。两个球场在植物和环形灯带的掩映中,颜值颇高。   但屋顶球场受天气影响较大,冬冷夏热,白天人少,晚上7点之后,人才陆陆续续出现,多为30岁左右的职场人。除了一间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天台没有更衣室、淋浴室等其他空间。场地的管理由两名员工每天轮流值班负责。办公室内有一个安全急救箱,放置简易药品。   美罗城屋顶其实有些先天不足:周边一圈都是大型机器、排烟管道。夏日的傍晚,屋顶机器的噪声响彻耳边,匹克球场几乎被噪声包围,对足球场也有影响。“运动起来就忽略了。”一名使用者说。但也有人表示,噪声太大,难以忍受,只是偶尔运动,才选择了这里。   此外,晚上7点是美罗城的餐饮高峰。球场开业时,就一直被人诟病天台味道太重,“熏一会儿就得换地方”“复杂的怪味难以忍受”等。今年上半年,球场重新翻新,增加的绿植除了美观,恐怕也是为了吸附气味。   记者在晚上7点到达球场,几乎一踏入天台,就能闻到一股油烟味,更像炸鸡烧烤类的气味,没有之前“复杂的怪味”那么难受。走到球场里,气味已不太明显,时间长了基本可以忽略。“下面饭店太多,油烟的排放无法避免,现在好很多了。”一名使用者感叹。   由此可见,此次翻新,球场特意针对气味进行了改善。还有一直被诟病的人工草皮多处裂缝的问题,也得以解决。记者围绕足球场仔细走了一圈,草皮很新,几乎没有瑕疵。   总体而言,球场硬件设施较新,一些小细节看得出管理方的用心,但囿于美罗城商场的大量机器,以及5楼成片餐饮,天台的气味、噪声问题很难彻底解决。   “办公楼的天台,用作体育场地更合适一些。”一位市民说。比如位于虹桥商圈的燎申虹桥国际中心顶楼,有一家橄榄球馆和射箭馆。这里主打办公租赁,没有过多油烟和机器,享受高楼阳光和风景的同时,也能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运动。   事实上,所有商场顶楼都免不了噪声和气味这两个难题。比如更新后的百联西郊商场,也在天台的局部空间设计了运动场地。但是天台轰鸣的机器声,让顶楼环境注定先天不足。好在百联西郊没有把天台直接用作球馆,而是设计了环形跑道、局部小草坪、儿童游乐设施、沙坑等,采取更小点位、多样化、分散化的灵活布置。   所以,不是每一处闲置的楼顶都能用作球馆。在考虑用体育挖掘、激活城市闲置空间之余,需要对楼顶的排烟管道、机器摆放等先天条件,作更多预先评估和设计。   桥下:运营成本翻倍   位于苏州河中环立交桥下的洛克公园北新泾馆,近年来斩获各类公共文化空间大奖,成为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典范。从2021年起,这片桥下空间,以火烈鸟、斑马、猎豹等动物为主题,变为一座时尚活泼的高颜值户外运动场。   这里汇集了篮球场、足球场、跑道、沿河驿站等运动空间,包含2片足球场、室内及室外8个篮球半场,投入使用已满三年。   作为周边唯一的成规模运动场馆,洛克公园北新泾馆深受年轻人欢迎,使用率极高。再加上亮丽的配色、高架桥下的特殊空间,至今仍是网红打卡地。总体而言,它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是一个十分不错的更新样本。   不过,户外场地受天气限制,下雨期间或雨后使用不便。比如,几座桥之间并不封闭,中间露出的空间有时像“水帘洞”一样下雨;场地有些地方淋不到雨,有些地方又特别湿,雨后不适合满场跑。当然,这是所有户外场地普遍具有的问题,不能太过苛求。   但它带来的附加成本是,对运营维护提出更高要求。洛克公园的管理方表示,北新泾馆场地维护周期为每周一次,大维护几个月一次,十分高频。尤其是高饱和度的配色、日晒雨淋中的硬件设施特别容易褪色和老化。   场地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个说法:“我们每周都会做一张维修表提交到公司,公司派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比如篮球筐的螺丝松动、足球场的草皮翻动、闸机故障等。”   所以,城市边角料空间,或许初期租赁成本比商业体便宜,但后期的运营成本相当高,对此需要有足够心理准备。“它对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承担不了后续的运营维护,激活的空间很容易再度衰败。”一名工作人员说。   和朋友一起来“斑马”足球场踢球的宋先生对场地维护颇为满意:“这里的草坪不错。我们足球人很害怕凹陷和积水,一踩就容易崴脚。这里就维护得很好。”   厂房:主打夜间经济   在上海市闵行区,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大中华正泰橡胶厂被改造成了新型运动场馆。   2019年底,《闵行区关于聚焦上海南部科创中心核心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企业加快存量工业用地转型升级,打造开放融合、共建共享的科创主题街区。政策为这座橡胶厂带来了新的契机。2022年,园区内打造了乐动力闵行体育中心。   园区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其中两座方盒子状体育馆占据主导地位。一座为羽毛球馆,内设19片场地,体量之大让羽毛球爱好者十分欣喜。此外还有武术拳击室、健身房等,并配有更衣室。羽毛球馆设施较新,工作日的白天空空荡荡,晚上7点以后才是高峰时段。“平日当天可以预订晚上场次,但双休日比较紧俏,最好提前两天预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由于面积较大,前台与羽毛球场不在一起,管理采用“技防”手段,馆内安装监控,门口贴着二维码,督促使用者自觉扫码付款。   另外一座“盒子”则是篮球馆,可容纳4片场地,门口也采取“技防”手段,通过智能闸机入内。即便白天,篮球馆内同一时段依然有五六人在运动,而晚上这里几乎满场。   据工作人员介绍,乐动力闵行体育中心融合了多种科技,例如AI运动体验点、智能闸机、漫反射阳光板等,还可通过云端AI技术为市民的科学运动提供建议。   住在附近金平路的吴女士带着正在就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来到乐动力闵行体育中心,想给儿子报名乒乓球兴趣班。找了一圈后,母子俩发现没有乒乓球的场地设施,只好作罢。“我以为那么大的场馆,名字又是体育中心,应该类型多样,没想到只有羽毛球和篮球。少儿培训也只有武术、拳击。”吴女士感叹。   比较有趣的是,两座场馆的边上遍布酒吧、咖啡馆、烧烤店,厂区沿着河道边的一侧,新开张的露营风格户外酒吧吸引了不少运动后的年轻人。大敞篷、露营灯、户外凳,营造出休闲的氛围感。老板说,现在白天太热,散客较少,平日承接团建、品牌发布等活动,晚上散客较多。年轻人晚上运动完,看到这样的户外夜景,大多会忍不住坐下吃点东西。   这里毗邻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有大量年轻人来消费。园区内近日增添了不少新开张的店,如“猫舍”等,商家们普遍看好“运动”+“轻餐饮”的夜间经济。   入地:各方联合,多元化经营   据一些体育业内人士分析,上海本地体育场馆在2022年之后出现明显变化。市场上的经营主体,据不完全统计,少了约三分之二,尤其是小型健身房减少较多。但同时,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公共体育场馆供给难以完全满足市民的运动需求,如何拓展场馆空间又是一大难题。   同时,的健身习惯也在发生改变。有一类人群离开场馆,彻底走向户外,特别是骑行、跑步、徒步、露营成为潮流,这类人已逐渐抛弃室内场馆。   还有一类人群,比如飞盘、腰旗橄榄球等新兴运动的拥趸,依然需要场馆,这些需求会抢夺本来的足球场地。可有时候,这类运动又不需要专业场地,比如,在乡村活动、露营地里直接植入飞盘,此时,这些场地已经不算在“体育设施”的范畴内。   此外,一些小众化、定制化需求开始出现。运动的社交属性和休闲属性明显增强。   感受到这一趋势,市场上近几年出现了几家复合型体育场馆。它们与其说是体育馆,不如说更像一个生活休闲中心。   走进位于外滩鑫景金融服务中心地下一层,“外滩金融都市运动中心”的字样十分醒目。   这里空间较大,长条状的成片场地上,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工作日下午依然满员。再往前走,普拉提房、操舞房、健身房、乒乓房依次排开,并配备了设备较新的更衣室、淋浴室。这栋办公楼的地下空间本就配有食堂,连餐饮都能一站式解决。   这里是上海第一家利用办公楼地下空间打造而成的都市运动中心,旨在提供全民健身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体育服务综合体,由黄浦区体育局、小东门街道、外滩投资集团联手,引入洛克公园作为专业运营方。场馆面积约4300平方米,于去年下半年正式对外开放。   其中,共享健身房为街道公益项目。只需刷脸使用支付宝就可进出,不用办卡,收费按照小时计算,最低价格3元/小时,最高价格9元/小时,可任意使用健身房内的各种器械,旁边还有浴室,性价比极高。火烈鸟操舞房有空中瑜伽、燃脂搏击、尊巴热舞、普拉提魔力环等项目供大家选择。   实际上,这里的一大特色不仅是便民、多样、实惠。在场馆内,洛克公园还设计了一个“轰趴区”,刷新了人们对都市运动中心的认知。   轰趴区里有射击、射箭、唱吧、跳舞机、机这类融合了现代科技感的项目。同时还开辟出“撸猫区”和“书吧区”。该区域以大自然为主基调,鱼缸、竹石和亭间石子路等打造出一幅森林场景。撸猫区收养了3只流浪猫,随地摆放的懒人沙发吸引了不少金融白领中午在此发呆。撸猫区和书吧区目前都免费对外开放,不消费也能在这里随便坐。   “这个项目基本不赚钱,目前要靠其他门店收益来补贴这家店的运营。这里主要为了服务外滩的白领,让他们工作之余,有一个休闲解压的地方,属于公益性质。”场馆负责人卢燕说。   跟朋友相约打篮球,球场边就是咖啡馆、酒吧和餐饮店;一家三口去商场,孩子练跆拳道,爸爸玩桌球、飞镖,妈妈撸猫看书,各取所需……这样的综合运动空间兴起成为一种新趋势。   事实上,往前再走一个街区,就到了洛克公园另一家高端门店。这家门店位于商业体地下空间,运营思路完全不同。   邻近门口的区域,桌球、机一目了然,酒吧、简餐的配备适合社交。再往里走则是各类大小包房,提供餐饮、生日聚会、品牌发布等服务。沿着主包房透明的玻璃,可以看到内部的篮球场馆。   这间场馆用的是市面上较好的硬件设施,可达到专业篮球比赛的标准。场地里的各种高端饮品可任意畅饮,还有管家在一旁随时提供服务。如果有需要,馆方可邀请DJ现场播放背景音乐。而这个篮球场地的包场费相对也更高。   “这家门店是洛克公园的一次创新尝试,更像可以打篮球的休闲、社交、娱乐、文化、餐饮中心。”卢燕介绍说,“它提供的服务、设施都走高端路线。别看价格不菲,篮球场馆常常凌晨还有人预订。深夜时段反而很热门。”   高架桥下、建筑楼顶、废弃工厂、地下空间等,城市“边边角角”的改造为全市乃至全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供了样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上海市区体育设施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老问题。   将城市的“边角料”变废为宝时,考验的是项目各方对体育的洞察和专业度。空间是否适合用作体育场馆,适合什么类型的体育运动,适合什么人群,运营思路如何,背后需要更好地思量,而非简单复制。   寸土寸金的上海,每年新增人均运动面积从哪里来?恐怕只能“上天入地”找。这些空间一般还涉及其他主管部门。当下,体育特别需要与绿化、规划、建筑、交通、市政、工商等部门达成良好的合作,而不再是单打独斗。正如一位体育职能部门人员所说:“近几年,我们与绿化部门打交道特别多,双方配合良好。不配合,几乎干不好活。”   新建改建一批功能特色鲜明、事业产业联动、综合效益显著的都市运动中心,正是上海“十四五”期间增加体育场地面积的突破口。如何让这些新型体育空间真正“中看又中用”,成为可被复制的范本,任重道远。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王糈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