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能源行业五点政策路线图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替代能力

堑声 健康知识 2024-12-14 3 0

发布能源行业五点政策路线图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替代能力

  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住建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系列目标,包括“十四五”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取得积极进展,202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1亿吨标煤以上;“十五五”各领域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有力支撑实现碳达峰目标。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副司长、新闻发言人张星指出,《意见》围绕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更大力度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重点对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应、传统能源稳妥有序替代,以及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应用提出具体要求。对加快在各领域各行业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统筹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意义重大。   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能力   《意见》提出,着力提升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替代能力。推进构网型新能源、长时间尺度功率预测等新技术应用。加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推动自备电厂主动参与调峰,优化煤电调度方式,合理确定调度顺序和调峰深度。加强新型储能技术攻关和多场景应用。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实现迅猛发展,成为我国电力新增装机主体。截至7月底,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达12.06亿千瓦。截至9月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新增总发电装机的比重超过80%。   上述背景下,我国电网将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性,发展形势将发生变化。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科技大学教授王双明表示,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能力受限于气象条件,面临并网难、消纳难和调度难等挑战。大力发展安全可靠,并具有深度调节特征的电源势在必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王国法指出,目前,煤电贡献了很大的调峰作用。另外,抽水蓄能和气电等灵活电源占比约6%。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系统加速构建,我国对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的需求将进一步显现。为此,建设以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为基础、油气稳增保进、新能源加快发展有序替代的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是我国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阳光电源高级副总裁赵为表示,未来,新型并网控制技术——构网技术将成为光伏系统技术创新趋势之一,给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提升弱网可靠性,调节瞬时电压,并具备电网黑启动功能。   重点领域稳妥有序推动清洁用能   《意见》指出,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可再生能源替代应用。协同推进工业用能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交通运输和可再生能源融合互动。深化建筑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全面支持农业农村用能清洁化现代化。统筹新基建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   在业内人士看来,《意见》覆盖了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农业、新基建等用能关键领域,凸显了未来新能源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大趋势。随着能源转型加速推进,未来新能源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度将越来越高。   以建筑产业为例,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副主任郭振伟看来,以建筑作为场景建设光伏电站,既有利于缓解城镇分布式光伏建设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也有利于靠近用能负荷终端,就地消纳,减少传输过程的能源消耗,同时还可以促进建筑用能结构转型,提升建筑电气化比例,降低建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张星表示,国家能源局将采取多项措施强化可再生能源替代,包括健全法律法规标准、完善绿色能源消费机制、落实科技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健全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深化推进国际合作以及加强宣传引导。未来,将动员全民参与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组织开展城市、乡村、社区、园区可再生能源应用培训和试点活动,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产品的销售和使用,促进居民践行和推广绿色生活方式。   推动跨行业融合模式创新试点   《意见》提出加快试点应用,开展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绿色直供电、氢冶金和氢基化工技术应用等试点,支持园区、企业、大型公共建筑等开展发供用高比例新能源试点,支持数字能源、虚拟电厂、农村能源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鼓励促进可再生能源多品种、多领域、多形态替代的商业模式创新。   王双明认为,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以绿色低碳发展为遵循,以数字化、人工智能技术为支撑,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关键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培育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服务国家能源安全保障重大需求。   金风科技总裁曹志刚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多年新能源开发经验,部分区域内风电和光伏的发电曲线有很好的互补性,光伏在白天发电,风电可在夜间风速较好时维持高发状态,风光互补组合发展不失为一种最大化利用资源的方式。随着低碳燃料市场发展提速,以风光储为主体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规模有望在目前发展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这也可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过程中的一种发展新业态。”   赵为指出,技术将呈现耦合发展趋势。“光储氢将深度融合。以光伏并网柔性制氢方案为例,即集中式光伏制氢—并网交流耦合系统,可实现集中式光伏制氢发电系统与制氢系统空间解耦,适合远距离输电制氢,制氢整流电源动态响应快,可匹配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未来,光伏产业将通过持续创新,提升构网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加速光伏电力向主力能源转变。”   立足“绿氢”“绿电”“绿热”应用需求,围绕建设“新疆氢能港”、打造“中国西部氢都”目标,克拉玛依启动“风光制氢、石化用氢、氢电供能”产业链布局。   正如克拉玛依新地标“克拉玛依之歌”雕塑所传达出的城市精神一样,这座拥有60多年历史的“石油城”正展现出突破传统的勇气和自我变革的信心。   在位于克拉玛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新疆氢能港”示范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葛本亮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该区正积极引入燃料电池电堆、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制造企业,发展碳纤维、高分子材料、包覆沥青等下游产业,为绿氢装备的关键部件提供材料,有望在全疆率先形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   据克拉玛依市发改委副主任马世龙介绍,克拉玛依已发布全疆首个氢能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推出支持政策“氢二十条”,新疆油田克拉玛依白碱滩40万千瓦光伏制氢源网荷储一体化、油氢综合能源站及304路氢能交通示范等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根据规划,到2025年,克拉玛依将初步建成功能配套齐全、引领带动作用强的“新疆氢能港”,打造新疆氢能产业示范区,形成以“中国西部氢都”为名片的国家级氢能产业示范城市格局。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成为克拉玛依多元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克拉玛依聚焦自治区“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围绕“一主多元”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设思路,系统谋划了《克拉玛依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提出“1234”总体架构,建设华为云服务数据中心、中国移动(克拉玛依)智算中心、自治区灾备中心、碳和水冷数据中心、中石油数据中心(克拉玛依)、丝路新云智算中心6座数据中心,涵盖智算、通算、超算等多种类型,推动绿色算力中心市建设……一系列举措为“石油城”转型升级找出新路径。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来到新疆考察调研,一路上反复强调,发展仍是解决新疆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切实抓好。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一方面,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转变,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使其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天山南北,推动数智转型、推动产业向新的生动实践正在上演。   在乌鲁木齐,金风科技达坂城零碳数字化工厂内,一套机舱及叶轮单工位节拍由原来的6小时缩短到3.5小时,生产周期由5天缩短到4天。   在阿克苏,平均每天有2万多片超薄柔性玻璃在超薄柔性玻璃生产基地产出,销往全国各地。   在喀什,新疆高仕新能源有限公司一天可生产100万只锂电池,产品在市场供不应求。   在伊宁,首个制氢加氢一体站——兆联清通制氢加氢一体站正在进行设备调试,为正式投运进行最后冲刺。   在哈密,正着力打造郑庆哈算力走廊,系统布局哈密(伊吾)算力创新示范区。   …………   各地谋发展,企业亦争先。   有73年历史的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建成全球首座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商业示范项目,解决了钢铁行业传统长流程工艺低碳转型的世界难题。   走过65年历程的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筑牢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建成全国最大的高档白油生产基地,攻克环烷基稠油酸腐蚀世界性难题,成为世界单厂生产能力最大的高档环烷基润滑油企业。   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新疆巴里坤的大兆瓦智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园颠覆传统生产模式,研制出超长陆上风电叶片,助力中国风电领跑全球。   从一缕风到一束光,从一块煤到一朵棉,从一粒麦到一度电,新疆盘活“家底”,用好资源,升级老产业,孕育新产业,绿色转型动力强,高质量发展活力足。   连通东西打造开放高地,   增强经济发展“含金量”   班列联通欧亚,丝路汽笛长鸣。   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打开了从中国通往中亚和欧洲的通道;今天,中欧班列这支“钢铁驼队”跨越山海,连通东西,支撑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动脉”。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发挥新疆区位优势,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新疆自身的区域性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中,丰富对外开放载体,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   如今,深居亚欧腹地、不靠海不临江的新疆,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大通道,打造我国向西开放桥头堡,在对外开放大格局中的独特区位优势越发凸显,正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   在阿拉山口口岸,一列列中欧班列满载着“中国制造”驶出国门;在吉木乃口岸,一辆辆国产新能源汽车从这里奔向世界;在霍尔果斯公路口岸,截至10月12日,今年出入境车辆突破40万辆,同比增长117.9%,每天都有上千台包括大型风电设备运输车辆在内的各种车辆从这里发往全球……   放眼新疆辽阔大地,高水平开放正在赋能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充分利用口岸优势,优化投资环境,依托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全力培育‘一中心、三基地’产业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正是‘三基地’之一。”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志福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   服务中欧班列,电力先行。   位于乌鲁木齐西北部的国际陆港区于2015年启动建设,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正成为乌鲁木齐乃至新疆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随着发运量节节攀升,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货运站场用电量持续增长,电力设备增容需求十分迫切。2023年10月,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为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新增的4台25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250千伏安变压器及相关高低压配电设备投运。目前,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具备每日20列以上的发运能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个体商户和企业数量增至3000余家。今年一季度,新疆与全球193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同比增长41.7%,占同期新疆进出口总值的91.9%。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发展的“含金量”正不断转化为新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煤改电”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截至8月底,2024年新疆“煤改电”二期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工作全部完成,开工率达81.9%,完工率达52.62%,将惠及哈密市、吐鲁番市、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等6个地州市的24.84万户居民。   “疆电外送”擦亮民生幸福底色。9月底开工的第四通道电源项目兼具能源开发、生态修复、荒漠治理、帮扶利民等多重效益,还能为当地提供约3万个就业岗位。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率先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验登合一”,木垒哈萨克自治县250万千瓦风电项目审批时间从180天缩短到18天,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跑出产业兴疆“加速度”……   从帕米尔高原到准噶尔盆地,从塔里木河畔到阿尔泰山脚下,当前,一大批投资额度高、建设规模大、科技含量足、带动效应强、发展前景好的能源项目正加速推进,促进产业兴疆的同时,也显著改善了民生,让改革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新疆各族群众。   统计显示,2023年,新疆GDP、投资、消费、进出口、财政、居民收入等6项主要指标增速均位居全国前五,是近年来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质效最好的一年。今年前三季度,新疆22个千亿元级、百亿元级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768亿元,达到年计划的84.2%。   天山南北,巨翼旋动;大漠戈壁,光伏列阵。   今天的新疆,承载着古丝绸之路的历史荣光,迎接着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坚决扛起服务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大责任,聚焦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在“绿”字上下功夫,在“新”字上作文章,持续推动能源资源潜力释放,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用更加丰富生动的实践,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天山南北落地生根。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堑声

这家伙太懒。。。

  • 暂无未发布任何投稿。

最近发表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