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人民武警
在胶东、辽东半岛间,黄渤海交汇处
分布着素有“海上仙山”之称的庙岛群岛
在这里
驻守着被渔民口口相传的
“海上灯塔”——烟台海警局长岛工作站
在苍翠如黛的长山列岛中
居民岛屿多达10个
遍布在3541平方公里的海域内
4万余名渔船民与陆地隔断
世世代代以海为生
海上纠纷动态管理难、发现处置难
源头预防难成为了显著特点
自长岛工作站成立以来
他们通过示范带动、共治共管、发动群众
充分借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
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书写出一个个海域治理的鲜活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记者的镜头
一起去看看吧
100多面锦旗回答的问题破解之法
长岛工作站成立之初,一次到大钦岛出警调解纠纷的经历,让首任站长于长伸和执法员赵蟒犯了难。当他们好不容易乘坐客船到达事发现场时,发现两伙人已经就海域使用问题激烈地争吵,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当时现场气氛剑拔弩张。面对双方群众的诸多诉求,我们一时不知该从何下手。”赵蟒回想起当时工作的难处,仍然记忆犹新。
成立之初,长岛工作站接警出警只能乘坐慢速的客船轮渡,加之专业执法人员少,对于涉及人员多的群众矛盾,大多无法将当事人带回站里处理,只能现场处置。这些现实问题,也一直倒逼着于长伸和执法员们借助多方力量开展工作。
那一天,于长伸找来岛上的几位村长加入调解队伍,反复做工作,这才让此次事件“降了温”。接下来的几天,在几位熟悉情况的村长和有威信的家族老人帮助下,海警执法员通过大量的走访、调解工作,才使得双方达成和解。
但随着海洋环境持续向好、海洋牧场的日益繁荣,渔民间利益、场地等摩擦也在逐渐增多,往往是一个警情还未结束,另一个警情又“排队敲门”。有些问题看似是“小事”,但如果处理不妥,会极大损害渔民利益,直接导致渔民对工作站执法的不信任。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工作站联合驻岛政府、村委会多次召开恳谈会,寻找破解矛盾问题的最优解。“为什么不借助‘枫桥经验’,依靠群众的力量就地化解矛盾呢?”一次讨论过后,这条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同志的赞同。大家也发现,海域问题也与“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十分贴合,随即便提出了“在各岛发动一些威信高、经验足、情况熟的居民成为海上调解员”的初步工作思路。
2023年9月,工作站站长周扬在破获了一起海珍品盗窃案后,发现这片海域纠纷类案件数量一直居高不下,究其原因就是住在这片海域两个岛的群众因海域养殖问题互相指责,一出现海上盗窃就第一时间关联指向对方,历史积怨很深。此次案件的破获,他感觉到化解两岛矛盾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联合乡政府先后10余次往返两岛进行“背对背”调解;同时,考虑到两岛交通不便的问题,在执法艇上设置了海上移动调解室,让两岛渔民代表登船进行“面对面”沟通,圆满解决养殖区域划分等问题。得益于“枫桥经验”的成功运用,让隍城水道有了“海上六尺巷”的美谈。借鉴“枫桥经验”开展海上执法,既是破解长岛海域治理难题的现实需要,更是长岛工作站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除了在执法艇建立海上移动调解室之外,他们还创新依靠群众力量建立“星级调解员+调解联络员+调解专家”的海上—港岸—乡镇三级矛盾化解新体系,实践出“小事不出船、大事不出岛、矛盾不上交、化解在现场”的海上“枫桥经验”。他们依靠基层群众的智慧,将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实现了矛盾问题破解在萌芽状态,累计化解纠纷260余起,化解率达到了98.5%。长岛工作站悬挂的100多面锦旗,似乎也在讲述着一个个海警执法员解民忧、纾民困的新时代枫桥故事。
执法模式转变带来的“聚合效应”
长岛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休渔期开始的第一个月份,正值鲅鱼洄游,这也成为了不法分子偷捕的重点时段,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一段时间里,在砣矶岛附近海域,工作站多次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下网偷捕鲅鱼,破坏当地渔业资源。为解决群众诉求,站长周扬通联驻地渔监大队协调专业起网船,仅仅用了3个小时就将几张网全部清理完毕,顺势铲除了一个非法捕捞团伙。
长岛工作站践行海上“枫桥经验”的成功经历,在海域治理部门之间蔚然成风,保护渔民合法财产和安全成为长岛各管海部门齐抓共管的一件大事。
海面碧波荡漾,一骑海警执法艇径直扑向一艘涉案快艇,并在其前方造浪,阻止其加速。与此同时,由海事、渔监执法艇组成的联合围堵小组,也在涉案快艇两侧运用“三角战术”左右夹击,不断缩小包围圈,最终成功逼停、跳帮登临、一举查获。这也是长岛工作站针对辖区各岛海域交错、海域确权复杂的现实情况,联合海事、渔监、海岸警察共同打造的“四海一家”立体全域管控模式下,取得的又一个胜利。
为更好推动渔民急难愁盼的海域治理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基层”,长岛管海部门商讨出了“海上一体抓、靠岸再分家”的非法捕捞整治策略。在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和大黑山岛4处主要点位安设行动小组。海事、海警执法艇执行快反打击,渔监母船负责加油补给。同时,渔监、海事的24小时值班室为海警提供船舶人员信息即时查询,特别是管海部门先进的渔业船舶动态管理系统接入工作站,各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也实现了长岛海域的全时管控,有效保护渔民合法财产,赢得了渔民拥护。
前几日,一艘名为“国贤1”号的货船在长山水道大竹山南侧海域机舱突发自燃,并升起大量浓烟,船上有19名群众存在生命危险。海事部门接到报警后,迅速通传海警、渔监,联合救援即刻打响。站长周扬带队驾驶执法艇立即前出救援,并联系船长先行控制火势。封舱灭火,释放二氧化碳,所有人转移到前甲板……到达该海域后,执法员将惊慌失措的船员安全转移至执法艇上,随后复查机舱确保隐患消除,再由海事救援船完成船员接驳安置。
想渔民之所想、急渔民之所急、解渔民之所难,一件件、一桩桩执法为民、服务群众的案例,把渔民的“惆盼账单”变为“幸福清单”,让渔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连年提高。以往管海部门“单指发力”的海域治理模式,变成了“共同参与、共治共管”的新面貌。工作站也在探索实践中不断引导“枫桥经验”深入创新,持续推动长岛海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群众参与治理给出的问题破解之法
“受到海警的启发,我们在码头设置一些调解室,把大伙发动起来组成调解队伍,让这些矛盾就地发生、就地解决。”小钦岛乡书记龙钢介绍说,随着长岛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当地每年需要招收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有时因为生活习惯、语言习惯等因素,会发生一些小摩擦。
在码头调解室里,渔民老王在向龙钢书记反映着问题。来自安徽的小曾第一次海上作业时动作不熟练、导致安全隐患大,老王一着急就扯着嗓子给他指出问题。小曾听不太懂方言,在看到老王冲他大声喊后,就误认为老王不尊重他,于是便起了争执。在龙钢书记以及几位义务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这才解开了因语言习惯引发的误会。
在小钦岛乡成立的义务调解队,将“枫桥经验”的时代元素灵活应用于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中,为该岛的渔业生产起了很好的“润滑剂”作用,使养殖户们的生产环境日趋和谐、生产效率连年提高。
工作站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始终秉承“执法力量有限,人民力量无穷”的理念,走近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让越来越多的渔民和百姓成为了守法普法的参与者和海警执法的拥护者。
“我们抓了5个偷海的,人和船都在这。”一大早,义务护渔队队员老肖看到海警执法员赶到北隍城岛码头后,便自豪地向执法员描述着前一天晚上的场景——老肖带着另外3名队员在北隍城乡山后村看护海区时,通过监控发现一艘大马力快艇摸进养殖海区疑似盗窃海参,他们立即燃放烟花驱赶。偷盗分子不以为意,依然下水捞参。眼看乡里的海珍品又要被窃取,他们又气又急。
“我们趁他们下水的工夫,突然上去逮个正着,一个都跑不了,人赃俱获。”在向执法员移交嫌疑人时,老肖声情并茂地还原了整个过程。
打开家门迎海警,爱岛护岛一家亲。像北隍城岛义务护渔队这样义务护海护渔的群众队伍,在长岛还有很多,他们纷纷从海域治理的“受益者”积极转变为“参与者”,也成为了海上“枫桥经验”的最美注脚。
“把枫桥经验用到发展生态旅游上,海岛环境好了,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乡亲们都能受益。”小张自2021年来到大黑山岛工作后,每年都积极参与护岛,他跟随护岛队定期沿海岸线环岛清理垃圾,在景点设置环保志愿岗,提醒游客自觉爱护环境,共同保护海岛生态。
“小事不下船,大事不出港,矛盾不上交”的海上枫桥经验,谱写出“人民海警执法为民”的精彩篇章。5年来,工作站共接处警1383起,办理行政案件157起、刑事案件14起,查获涉案船舶75艘、渔获物111吨,先后破获非法捕捞、海珍品盗窃等典型案件10余起,海上各类案件警情同比下降30%,依靠群众线索侦办案件数提升60%,擦亮了“夜不闭户、平安长岛”这块金字招牌。
记者:连轶、黄畅、王超
作者:郑东海、贾科林、王越、刘职锋
摄影:卢煜萱、刘鑫、江壮志